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正能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正能量

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正能量 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 多元时代更需凝聚共识(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①)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12日 07 版)   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则,也是一种介入生活的基本态度和方式:讨论问题时,如何对待别人?坚持理念时,又如何反思自己?观点可以有别,但在尊重彼此上却应达成一致;价值可以多元,但在行为规范上却应有基本标准;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应殊途同归   设想,家门口要建大型化工厂,你可能持反对态度;但邻居家孩子能去厂里上班,他就可能举手赞成。建,还是不建,于是成了一个问题。   虽是极端例子,却屡有现实翻版。具体到围绕一个项目的争议,宏观到国家发展之路的走向,抽象到道德状况、社会心态、价值信仰……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频道里收看,也都可以用自己的麦克风广播。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思想观念的裂变塑造了一个时代生机蓬勃的心灵图景,也提示我们,多元时代更需要凝聚共识。   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的现在进行时。财富的持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动,激发出空前活跃的思想。维权意识日益敏感、利益诉求更趋多元,方此之时,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保证思想的交锋、价值的角力、利益的博弈,不至沦为撕裂社会秩序的负资产,而成为推进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毫无疑问,当观点莫衷一是、看法不尽相同时,共识是社会交流的基础。只要和自己结论相左,一切证据就都是伪证;一旦跟自己观点不同,不管出发点如何就都是“敌军”,这种以主观判断取代客观现实、用立场站队取代辩驳事理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有违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则。因为所谓民主,并不仅仅是制度设计,也是一种介入生活的基本态度和方式:讨论问题时,如何对待别人?坚持理念时,又如何反思自己?   我们的观点可以有别,但在尊重彼此上却应达成一致,这样,意见不合者才不至于上演从对骂升级为“约架”甚至围殴的闹剧;我们的价值可以多元,但在行为规范上却应有基本标准,这样,被救者才不至于理直气壮地一走了之充当“道德杀手”;我们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应殊途同归。   多元时代达成共识,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复杂。但多元并非意味着正确的价值不复存在,包容也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公理。正因此,我们能理解观念上的不同取舍,能理解价值上的不同立场,却更欣喜于言论不为眼球裹挟,良知不被利益吞没,人性不被“理性经济人”的预设绑架。构建观点交锋的“议事规则”,才能避免非黑即白;坚守转型社会的“底线伦理”,才能防止行为失范;善待精神构建的“道德力量”,才能提升道德水准。这些基于理性、基于人性的正面能量,将赋予社会不断前行的恒久动力。   具体而言,延长退休年龄你可以赞同或反对,老有所养却应是共同目标;火灾吞噬的人数你可以怀疑,但及时公开信息、不能造谣传谣却是基本原则;甚至,老人跌倒你或许选择袖手旁观,但伸手救溺、知恩图报才是良知显现。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低限度共识,道德是高层次共识,二者都必不可少。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找到这样的最大公约数。   记得普京再度当选后谈到如何重振俄罗斯,首先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能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共同的价值”,视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正在剧烈转型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成为一个整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凝聚社会的共识。如此,方能维护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筑牢不断长高的“中国大厦”基石。 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②)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游弋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行走在匿名讨论的网络空间,我们既要捍卫权利,也要善于发言;既要行使自由,也应保持自律。否则,我们将无法善用这种观点充分交锋、思想竞相交流的历史性机遇,不仅社会的理解和共识无法达成,也会错失一次走向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良机 广告学有一本名著,叫做《广告,艰难的说服》。书名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就在于它表达了一个常识:要改变别人的观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问题是,如果说服不了别人怎么办?是依然尊重别人的观点,还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是捍卫别人的说话权利,还是认为别人不配有表达自由?是尝试理解别人的观点来由,还是直接贬斥别人的道德乃至智商? 在今天的舆论场里,类似观念交锋最终“剑走偏锋”的现象并不罕见:心平气和的讨论,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 同一话题的分歧,成了互揭隐私的竞赛;网络争吵的激化,导致赤膊上阵的“约架”。至于动辄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