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谈软件价格重新定位
再谈软件价格重新定位
再谈软件价格的重新定位
一丁
1995-05-19
天汇中文平台软件由近千元的价格下调至168元。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引发了大量的对软件价格问题的争论;最终用户当然是举双手欢迎,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也有持反对意见者,即所谓的“竭泽而渔”,意思是说这一价格彻底打乱了中文平台软件的价格体系。
就目前中文平台的价格体系,我们可以粗粗地算一笔帐:微软西文版的DOS的价格定于50美元左右,约合400多元人民币,做为中文版的MS-DOS6.22是在原西文DOS基础上增加了中文扩展部分,价格定在700多元人民币,扣除其西文DOS部分的400多元人民币,其中文扩展部分价格也不过在300元人民币左右,由此也可看出微软企图垄断中文软件市场的野心。
事实上,国内的中文平台软件只是西文DOS的中文扩展部分,用户花近千元的价格买到的只是中文扩展部分的使用权,而不是西文DOS和中文扩展两部分的使用权,国内绝大多数用户所用的西文DOS并非享有合法使用权,从而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买了价格相同甚至更高的产品,却没有发现这产品暗中少了一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这恐怕是国内大多数用户没有算过的一笔帐。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体会到正版软件的价值所在,也渐渐地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真正含义,软件产品靠技术优势维持高价格、高利润已不现实。软件降价使软件的价格更加贴近用户的购买能力,是对日渐泛滥的软件盗版之风强有力的打击。
从天汇中文软件价格下调所引发的争论,看来已不是所谓的“竭泽而渔”、“一网打尽”的问题,也并非所谓“国粹”的“窝里斗”,而是在国外软件对国内软件市场的冲击下做出的反应,降价过程只是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内涵应是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定位自身、如何顺应软件国际化潮流乃至如何保持中文软件产品优势的一种明智举措。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吗?
去年8月,即时通常驻式英汉词典V2.0版以58元一套的零售价在工具软件市场中率先拉开了面向个人用户的工具软件市场价格竞争的帷幕.稍后的10月份,天汇标准汉字系统在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状况下,以高70%左右的降幅打响了汉字系统降价的第一炮.半年过去了,汉字系统市场上除了UCDOS以赠送字库和TURBO C++方式保持形式上的价格稳定外,中国龙、超想都推出了价格在100元左右的版本来迎合降价的趋势;词典市场上的低价位产品(指价格在100元以下的产品)则被以即时通词典为主的品牌占据。近期来走向用户的词典,如得力、英汉桥、汉普、译林等,无一不是以100元以下的价格销售,原来已经具有一定用户量的价格较高的词典也不得不一再降低售价,顺应这种潮流。
于是一些软件公司开始重弹“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老调,教育用户去买高价格的“好货”软件。这种“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认识无疑是错误的。便宜和否是相对的,对价格是否便宜的定性认识和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有关。倍速CD ROM驱动器在国内的价格现在是1000元左右,相当于中国工薪阶层两三个月的工资,而同样的CD ROM驱动器,在美国的售价不到100美元,相当于美国普通工人几天甚至一天的工资.自然,这个CD ROM驱动器在美国是便宜的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CD ROM驱动器就不是好货。MICROSOFT的中文WORD的“优惠升级价”是令国人咋舌的1888元,原因就是MICROSOFT的决策者认为这个价格确实是便宜的──在美国人看来。
一个软件的定价,取决于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对目标市场的定位、宣传费用等等诸多因素,其中的任意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产品的价格策略。以词典为例,相当于即时通词典2.5A的技术水平的软件的开发,包括DOS常驻程序核心模块、标准Windows程序核心模块、屏幕取词模块、汉字显示模块、安装界面、词库录入等各项工作,大约需要两个高级程序员和五个录入员两个月左右的工作量,加上开发环境的支撑费用,开发成本约在30000元以内.这样的软件,价格定在50元左右比较合理。这种价格在中国计算机用户眼里属于低价位,由于其开发成本本身就不高,开发商无需以高价出售即可轻易收回成本,所以才有了“便宜的好货”。难道说同样水平的软件非要定价几百甚至上千才算好货?更不用说在价格坚挺的软件中照样也有充满了系统级的错误、动辄死机的次品了,显然,“以价取软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当然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同样一种技术水平的软件,由于开发者在开发中走了弯路;由于地区消费水平较加大了开发成本;由于宣传策略不对加大了销售成本等种种人为的原因使一个本来不是开发量很大的软件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软件定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