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导学生唱动物的歌
二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方张松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 浙江沿革:《有趣的风俗》、《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 浙江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新鲜空气在哪里》、《噪声污染危害》、《我们的好朋友》; 浙江文化:《王羲之和王献之》、《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 浙江经济:《浙江的江河》、《浙江农特产》、《美丽的千岛湖》; 和谐浙江:《校园里的“红灯”》、《告别恶作剧》、《我从哪里来》、《阳台和窗户》、《小心无形的杀手》、《“电老虎”摸不得》、《小物品大麻烦》、《吃的安全》、《野外安全知多少》、《意外受伤怎么办》、《游泳的安全知识》、《溺水的预防和处理》、《我爱解放军》、《军旗、军徽》。 教学处理整体要求 绝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话题”或“引子”,不必将其作为识记的“知识”,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小学《人自然社会》课程要充分体现体验、感知式的教学文化。 教学范式的转变 1.独白式教学文化→对话式教学文化 人与文本对话 人与人对话 人与自己对话 师生问答未必是对话 2.记忆式教学文化→思维式教学文化 复制、记忆→生产、建构 3.接受式教学文化→感受式教学文化 知道、了解、掌握→感悟、体验、体悟(身体力行) 一、感受浙江民俗 1 有趣的风俗活动 2 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 1.教学内容 1 有趣的风俗活动 (1)以图片的方式例举浙江省有代表性的风俗活动 金华斗牛、临海黄沙狮子、余杭滚灯、青田鱼灯 (2)以图片的方式例举与龙有关的民间风俗活动 奉化布龙、绍兴赛龙舟、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 (3)以文字的方式述说传统风俗中的传说故事 板凳龙的传说 2 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 (1)以图片的方式例举传统的游戏 踩高跷、滚铁圈、抽陀螺、丢手帕 (2)以活动的方式介绍抓子儿的游戏 (3)以情境图的方式展示丰富的游戏活动 跳牛皮筋、老鹰捉小鸡、丢沙包 2.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当地传统的特色游戏与竞技项目。 (2)感受浙江省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增强热 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积极参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风俗活动,增 强合作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3.教学建议 (1)发挥教材中的图片作用。 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有关的图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感 兴趣的一种风俗活动,想象活动的情景,模拟解说。有条件 的也可以播放一些传统风俗活动的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 识。 (2)充分开发本地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说说自己身边看见过的传统的 风俗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一些采访、观看表演等活动。 (3)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体验。 实施地方课程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开展各种游戏 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二、爱护周围环境 3、《我们生活的环境》 4、《新鲜空气在哪里》 5、《噪声污染危害》 6、《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知道日常生活需要空气、水和能源,逐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并实践环保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关注点是:空气和水。 教学建议 认识水、空气、能源等影响环境的基本要素; 感知身边的环境特点与变化,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并实践保护环境方面的行为规范; 有时机到现场去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听一听,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获得丰富的感知与体验。 新鲜空气在哪里 【学习目标】 本课与前一课有着总分关系,是对环保专题的深化学习。 1.感受新鲜空气,初步认识新鲜空气对人们健康的作用。 2.养成保护新鲜空气的好习惯,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使空气新鲜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教学建议 体验新鲜空气的好处 ; 讨论怎样使教室和房间空气新鲜; 噪声污染的危害 【学习目标】 本课与前一课一样,是对环保专题的深化学习。 1.懂得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 2.初步了解形成噪声的主要来源与噪声的主要危害,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3.逐步养成预防噪声的良好习惯,并学习一些简单的处置噪声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建议 噪声及其对听力的危害是不能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的。只能通过学生们对以前听到的噪声的描述,来认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 体验说话时适度的声音,懂得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形成一种轻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有条件让学生通过制作“发声罐”,并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领会“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内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寻访美丽苗乡 守望民族文化 ——“醉美苗乡”实践队赴贵州省松桃县 .doc
- 导致西北地区西部成为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ppt
- 将长者观点在社会讨论主流化.ppt
- 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ppt
-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doc
- 导学二:外祖父为什么那么喜欢梅花.ppt
- 导致事故发生的.ppt
- 小学语文《矛与盾的集合》演示文稿.ppt
- 射极是交流信号的共用点.ppt
- 导护志工工作分享 - 交通安全教育网.ppt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