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第二部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1959年以前的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社会,十四世达赖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也是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是这一制度的总代表。占西藏总人口约5%的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绝大多数生产资料,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农奴主掌握着农奴和奴隶的生死婚嫁大权,可以将农奴和奴隶随意买卖、转让、交换和抵债。农奴主和大寺庙可设监牢,刑罚野蛮残酷。据统计,1959年以前,十四世达赖家族在西藏占有27座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旧西藏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上等上级人的命价为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的人命价仅为一根草绳。
图2-1
图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及其家族财产统计表
1959年之前的西藏,实行的是僧俗贵族联合专政的集权体制,即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封建官府由地位显赫的僧俗贵族组成,农奴主阶级(官府、寺院和贵族)三位一体,严密地控制着整个社会。那时的达赖喇嘛,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最大的农奴主。民主改革前,十四世达赖的家族在西藏占有27个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每年在农牧奴身上榨取的青稞3.3万多克(注:当时1克相当于14公斤),酥油2500多克,牛羊300头(只),氆氇175卷,藏银200多万两。仅他一人就有各种绸缎、高级毛料、珍贵裘皮衣服1万多件,其中镶有珍珠宝石的斗篷100余件。直到1959年,在他手上集中的黄金就有16万多两,白银9500万两,珠宝玉器2万多件。
图2-2
图为当时一个庄园的剥削量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有关史料表明,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占有西藏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和哲蚌寺)占有庄园321个,土地14.7万藏克(注:1克相当于1亩图2-3
图为西藏地方法典所反映的等级情况
西藏地方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以维护农奴主的利益。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不同等级的人触犯同一刑律,其量刑标准和处置方法大不相同。杀人赔偿命价律中规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等,其命价为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草绳一根。在制度化的森严等级壁垒之下,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不仅在经济、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更加强化,而且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甚至在说话时的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上都要分出双方地位的贵贱尊卑。
图2-4
图为农奴抱着新生儿来农奴主家登记,并交纳人头税。
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时代,“三大领主”凭借他们占有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通过超经济的强制占有农奴人身。旧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规定,农奴只能固定在所属领主的庄园土地上,不得擅自离开,绝对禁止逃亡。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完全依附于土地,身受“三大领主”支配,而无任何自由可言。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农奴一出生就属于农奴主,农奴死亡要向领主销名。农奴的婚姻必须取得领主的同意,不同领主的农奴婚嫁要缴纳“赎身费”。农奴生小孩就要抱到领主那里缴纳出生税,登记人册,注定为领主终身当牛做马。农奴若被迫流落外地去谋生,要向原属领主交“人役税”,持已交人役税的证明,才不至于被当逃亡户处理。这种实质上完全占有农奴人身的超经济强制,使农奴除了终身劳作外,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谈不上人的尊严。
图2-5
图为人背人的乌拉差役
农奴主用差役和高利贷对农奴进行残酷的剥削,仅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税种类就达200多种。农奴为农奴主支的差,占农奴户劳动量50%以上,高者可达70%到80%。乌拉差役是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对农奴进行残酷剥削的主要形式。乌拉差役包括载入册籍的各种永久性乌拉差役、临时加派的各种乌拉差役,形式上可分为内差和外差。内差是农奴向所属贵族或上层僧侣和寺庙及其代理人所支应的各种劳役和实物差役。只要领主生活、生产需要,即可派差役,农奴要支付多少差役,没有什么明文规定,由领主说了算。这样农奴每年要以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时间,为领主提供无偿劳役。外差是给旧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支的差役,农奴要无偿提供人力、畜力运送持有噶厦马牌的官员、僧侣、商旅、藏兵等一切人员和物资,无偿地为他们提供食宿,无偿地为噶厦和寺庙修建工程服徭役,交纳噶厦所需的青稞、酥油、鸡蛋等一切实物及银元、藏银等货币。各种乌拉差役名目繁杂,农奴负担沉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