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佺湘西纪行的探究-东海大学中文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学佺湘西纪行的探究-东海大学中文系

《東海中文學報》 第26 期 頁63 -87 東海大學中文系 2013 年 12 月 曹學佺《湘西紀行》的探究 許建崑∗ 【提要】 天啟二年(1622)曹學佺授命為廣西布政使司右參議,次年四月十二日出 發,自福建福州啟程,取道江西、廣東,再到廣西桂林。七月四日抵達公館, 歷時 83 天,全程約 5340里。途中所見所聞、交遊酬唱或交通情景,均紀錄 於《湘西紀行》之中,途中並整理了《閩中通志雜論》。 曹學佺身處於公安、竟陵詩派流行之際,已別樹一幟,隱然成為晚明詩 學主張與文化活動的領袖,因晚明政爭與明清易代之際,文獻散失,未為文 學史的論述者所注意。 本篇論文利用曹學佺的路程記錄,核對驛站與方志地理,以及路途中的 人際交誼來探討此次行旅。由於古人在詩文記述中,喜歡使用人物字號、官 銜代稱、古地名,以至於在還原真相時, 需要判讀考證。透過曹學佺由福建 福州動身到廣西桂林 83 天的過程,從中了解晚明此段交通動線與路況,同時 作為晚明一般官員宦遊期間生活、遊歷、寫作與交遊酬酢的一個例證。曹學 佺文化訪古、詩文著述,反映出晚明文人 對家國意識與文化傳承的展現。他 的旅遊書寫「以文記事,以詩敘情」,在 袁宏道抒情性靈小品與徐弘祖科學 考察之外,反而是一般文人記述行旅的傳統模式。 關鍵詞:明代文化 閩桂交通 日記體 旅遊文學 文人心態 ∗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東海中文學報. 一、前言 明天啟二年( 1622 )九月五日,朝廷下詔除曹學佺為廣西布政使司右參議 之職。這是他鄉居十年之後,突然接獲的命令。回溯萬曆四十一年( 1613 )曹 學佺在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的職務上任滿,突然遭遇「察典」,削官三級,降 為陜西按察司副使,因此動身返鄉。降謫的理由,可能是獲罪蜀端王宣圻,真 正的理由還有待考查 。他途經江西廬山,曾動念留居此處,但因為丁父憂 之故,必須返歸閭里。抵鄉之後,擴建了石倉園,作為起居之所。 對於年僅五十歲的曹學佺,以降謫起用,在仕與隱之間的抉擇,應該有許 多心緒。在他長年耕耘的詩文創作中,卻沒有透露任何信息。然而在次年四月 十二日他還是自福建福州啟程,取道江西、廣東,再到廣西桂林。七月四日終 於抵達桂林公館,歷時 83 天。曹學佺將此次的旅行日記,彙編為 《湘西紀行》, 後來又把日記裡的詩作抽出來,另編為《桂林集》上集 。我們可以藉此了 解: (1) 晚明從福建福州到廣西桂林的交通動線與路況。 (2) 從學佺的行旅,來窺探一般官員宦遊時的生活、遊歷、寫作與交遊酬酢。 (3) 從學佺的考察與著述,來了解晚明文人對家國意識與文化傳承的展現。 (4) 曹學佺在晚明旅遊書寫盛況中,近於傳統的表現方式,以文紀事,以詩紀 情,亦不失自然樸實之態。 《明熹宗實錄》:「(天啟二年九月戊戌)降原任陜西按察司副使曹學佺為廣西布政使司參議。」(卷26 頁 6 ) 可知曹學佺自四川按察使解任,曾貶為陜西副史。曹孟善〈先府君行述〉:「蜀藩回祿,估修邸第費至六十七 萬,奉明旨措給,宮保公堅執前宗藩例卻之辛亥晉秩憲長,隨獲謗削三級而歸。」(《曹學佺集》福建師 範影印明刊本附錄)〈祭林氏姊文〉:「予癸丑歲以蜀憲放歸,先大夫捐館舍。」(夜光頁 15)或以獲罪蜀端 王宣圻而降謫,又以守喪歸。端王薨於萬曆 40 年 11 月(文淵《四川通志》卷 29 下頁 15)學佺貶謫於次年。 查雍正本與文淵閣本《四川通志‧職官表》,學佺先後任職布政司右參政、按察使,均無記載;其重要著述《蜀 中廣記》108 卷亦未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川通志.藝文》僅錄學佺〈萬縣西太白祠堂記〉、〈遊峨嵋 山記〉二文(卷 42 頁 77-78 )。四庫提要著錄《蜀中廣記》云:「學佺嘗官四川右叅政,遷按察使」。《四川 通志》竟刪削學佺職官與著述,顯然有重大原因,待查。 現存曹學佺文集以日本內閣文庫所藏《石倉文集》為最完整,國內漢學中心有 1993 年日本京都高橋情報影印 本,內收《湘西紀行》、《桂林集》,為本文論述之底本。北京大學所藏乾隆 19 年曹岱華重刻《石倉詩稿》 3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