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2012中考题对教学的导向
(11年)20.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将太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零刻线 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147.6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60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2.46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小 。(得分率0.74) 使用仪器,记录数据 (10年)21.小刚和小丽用图15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先选用0~15V量程试测,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测量 。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 断路 ;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用小灯泡或定值电阻或滑动变阻器与L1并联(或替换L1),如果L2发光,则L2正常;若L2不发光,则L2短路。(得分率0.40) 实验操作故障判断 (10年)19.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89 94 98 98 98 98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3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保持不变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 (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有杂质等) (写出一点)。 (得分率0.62) “分析与论证”是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准确、简洁的物理语言表述探究结果。 “评估”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是对探究过程的第三个要素至第五个要素进行反思和评价。考查评估环节的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应该明确实验设计所依据的物理思想方法,理解实验原理,会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结论,才具备“评估”的能力。评估能优化探究方案,评估还有可能引发出新的发现。 (09年)22.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图13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05年)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看尺子振动时,应该听尺子发出的声音,不应该听桌面发出的声音,或没有在同一研究对象上收集信息_。 (4)在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出现了故障不能使用,小亮用原有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增添一个定值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电路。 测量时.闭合S1,将S2拨到l.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将S2拨到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小亮说待测电 阻Rx= I1/ I2 · R0。 小明认真分析电路后发现小亮的设计不合, 原因是由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S2由l拨 到2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 (得分率0.5) “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个要素。学生们在不同的探究课题中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一位学生都要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还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通过相互交流,认真思考不同意见,使原有的探究方案更加完善。 科学方法 转换法的例子有: ·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影的形成可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