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十约-清-叶德辉.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初孙庆增着《藏书纪要》,详论购书之法与藏书之宜,以及宋刻名抄何者为精,何 者为劣,指陈得失,语重心长。洵收藏之指南,而汲古之修绠也。惟其时距元明相近,流 寇之乱未遍东南,甲乙鼎革之交,名山故家所藏,亦未全遭蹂躏。今自洪杨乱后,江浙文 物之会,图籍荡焉无存。好事者相与收拾于劫燹之余,有用之书犹幸多存副本,所失者文 集、说部,小数而已。干嘉诸儒,相务表扬幽潜,凡古书之稍有益者无不校刻行世。然迭 更丧乱,板刻多毁,印本渐稀。余按四部目搜求三十年,仅乃足用,而宋元明国朝诸家文 集,缺者颇多。日本一耆宿,藏我国顺康以至嘉道文集极多,有清诗万卷楼之目。蓬莱、 方丈,望若仙居,惜哉不能越海飞渡也。夫在今日言收藏,不独异于孙氏之世,且异于干 嘉之世。半生心力,累万巨赀,所得如此,则其甘苦不可以不示人。每思古人有节衣缩 食,竭力营求,雨夕风晨,手抄甚苦者,余幸所处优裕,又无嗜好萦扰于心,虽未能鼓腹 而嬉游,亦未尝过屠门而大嚼。又思古人有豪夺巧取,久假不归,朋旧因而绝交,童仆见 而引避者,余幸达观随化,鹰隼无猜,借非荆州,乐同南面。是皆足以自慰也。顷者山居 避难,编目始告成。因举历年之见闻,证以阅历之所得,述为十约,以代家书。子孙守之 去之,余固不暇计矣。辛亥冬至前一日,叶德辉序。   购置一   置书先经部,次史部,次丛书。经先《十三经》,史先《二十四史》,丛书先其种类 多、校刻精者。初置书时岂能四部完备,于此入手,方不至误入歧途。宋元刻本,旧抄名 校,一时不能坐致。寻常官板、局板,每恨校勘不精,今有简易之法,尚不近于滥收。经 有明南监本,皆杂凑宋监、元学诸刻而成,其书亦尚易觏;而北监本、毛晋汲古阁本次 之。此板之旧者,为干嘉以前学者通用之书。官刻有武英殿本为最佳,广东翻刻则未善。 嘉庆末年,阮文达元以家藏宋元本注疏及单注单疏合校,刻于南昌府学,凡诸刻文字之异 同,各为校勘记附后,而于书中文字异同之处,旁刻墨圈识之,依圈以检校勘,读一本而 众本皆具。此在宋岳珂刊《九经三传例》外别开一径,启人神悟,莫善于斯。后来各省翻 刻,尽去其圈,实为乖谬。刻一书而一书废,宁可阙如,不可取以充数也。史亦以明南监 《二十一史》为善。其板亦杂凑宋监、元路诸本而成,惟其板自明以来递有补修。国朝嘉 庆时,其板尚在江宁藩库。明正德时,印本补板尚少,难得其全。嘉靖、万历后,修板多 诸生罚项为之,最为草率。而北监本之脱误,尤为荒唐。明沈德符《野获编》云:「诸史 校对卤莽,讹错转多。至于辽金诸史,缺文动至数叶,俱仍其脱简接刻,文理多不相续, 即谓灾木可也。」毛晋汲古阁仅刻《十七史》,中有据宋本重雕者,惜亦不全。或以邵经 邦《弘简录》续之,究属不类。故南监本外,则以武英殿刻本为完全。当时馆臣校刊多据 宋刻善本,又处分颇严,故讹误遂少。若得明南监正德前后本,则宜以明闻人诠刻《旧唐 书》、武英殿活字聚珍本《旧五代》、康熙原修《明史》配合以成全书,不宜以寻常习见 之本羼入也。丛书则明弘治间华珵重印宋左圭《百川学海》、程荣《汉魏丛书》、毛晋 《津逮秘书》、《武英殿聚珍板丛书》、福州、江西、浙江均有重刻。福州最全,浙刻最 少。及今访求殿印原本,尚不甚难。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潘仕诚《海山仙馆丛书 》、伍崇曜《粤雅堂丛书》,其书多而且精,足资博览。俟有余力,徐求他刻。丛书及单 行善本、旧刻名抄,于是次第收藏,举古今四部之书皆为我有矣。      鉴别二   四部备矣,当知鉴别。鉴别之道,必先自通知目录始。目录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阮文达元《揅经室外集》即《四库未收书目》,兹从全集原名。为途径。不通目 录,不知古书之存亡;不知古书之存亡,一切伪撰抄撮、张冠李戴之书,杂然滥收,淆乱 耳目。此目录之学所以必时时勤考也。欲知板刻之良否,前有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见 古子杂家,足资多识,而于刊刻年月、行格字数,语焉不详。惟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 》、黄丕烈《士礼居题跋记》以下,近有聊城杨绍[合]〔和〕海源阁《楹书隅录》,常熟 瞿镛《铁琴铜剑楼书目》,仁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归安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 》,张瞿丁陆四家之目,全抄各书序跋,最足以资考据。所谓海内四大藏书家者。又有揭 阳丁日昌《持静斋书目》、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宜都杨守敬刻有《日本访书志 》《留真谱》二书,可备参考,不尽可据。此数家者,皆聚干嘉诸老之精华,收咸丰兵燹 之余烬,虽宋椠名抄,不免一网打尽。然同时传校之本,及北方故家百年未出之书,如剑 气珠光,时时腾跃。余藏子集两部,多得之商丘宋氏、诸城刘氏。故家志目,虽不能供我 渔猎之资,而实藏书家不可少之邮表也。至于国朝诸儒校刻善本,罕有列于目者,然孙星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