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孩子恰到好处
爱孩子 恰到好处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当家长被问及是不是溺爱孩子,大多数都会摇头。而如果被问到是不是过度保护孩子,我想很多家长会迟疑,因为在爱孩子、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度”的把握确实很难界定。其实“过度”与否很好区分,首先看孩子是不是任性,是否“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表现出来的任性,大多源于两种原因。第一种来自“第一反抗期”。当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就会萌发脱离家长控制的意识,这个阶段是第一反抗期。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大人不要刻意去批评,应当是批评和冷处理两种方法相结合。而另一种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与过度保护造成的。这种任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种是孩子经常对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有的要求合理,有的要求不合理。如果爸爸妈妈不管合理与否都满足孩子,那么一旦某一次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表现出任性。还有一种任性是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不一致造成的。现代家庭结构很简单,孩子在家里一般都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孩子和家长在一起,会观察他们的言行,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不一致,孩子就会很容易利用这种不一致。例如妈妈不答应的事,就去找奶奶,奶奶疼孙子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任性。 ??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因为要求没得到满足而任性地哭闹。比如在商场里看到想要的玩具或零食,不给他买就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赖着不走。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要先知道理由再决定是否满足他。孩子的要求如果合理,当然可以满足,但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一定要拒绝。拒绝的时候,不要生硬、冷漠,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去拒绝他。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比较有效的。也可以冷处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怕丢面子,不要因为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赶紧妥协,这恰恰会给孩子一个观念――爸爸妈妈怕他在人多的地方闹,这个方法很有效果。那么下次他会一如既往,如法炮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绝对不能妥协,而且孩子安静后,要进行必要的惩罚,让他知道他今天的表现是不好的。?在生活中,孩子常常会受到外界的诱惑与干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分辨排除干扰、坚定决心的能力,就在于父母的坚持。家长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就会被他们牵制,结果将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 ? 孩子其实是讲道理的,关键在于大人如何引导。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是典型的“两面派”――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听老师的话,不听父母的;或者听父母的,不听爷爷奶奶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回家后妈妈不喂就不吃。大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大人过分溺爱、过分保护造成的。为孩子做得太多,替他们做了许多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反而会使孩子应有的自信和独立能力减少,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时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我们有的家长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会主动输给孩子,让他赢。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了孩子“输不起”的性格,做游戏输了不行,在幼儿园没得到老师的表扬不行,画的图画没上光荣榜不行……现在“输不起”的孩子,在将来会无法承受挫折。??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接受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自己,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家长。家长自身都缺乏解决矛盾的方法,又怎么能教导孩子呢?对待孩子不能过分疼爱和保护,不能溺爱,不能娇惯,不能过分包办代替。否则会导致孩子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都很差。溺爱不是爱,是害,真正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今后发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着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