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孔-孟知识导学-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VIP

高中语文-4-孔-孟知识导学-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4-孔-孟知识导学-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4 孔 孟 积土成山 长河浪花 1.作者介绍:本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作者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64年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67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70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1968年至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教授。黄先生的著述,以《万历十五年》成就最大。该书打破了学术与通俗的分界,以生动之笔演绎深刻之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以超然独到的眼光,典雅晓畅的手笔,以小见大,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天地。 黄先生的史学成就,不在于对具体史实的考订,也不在于他所倡导的“大历史观”有多大的效力,而在于他对中国史实、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史实所做的深刻、新颖的剖析和解释。黄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人才。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做的独到思考,已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许多中国学人。 2.题目“孔孟”,就是孔子和孟子。一般人只是想到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作者却能把他们加以精细的比较,发现二者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易混易错知识点 1.易读错的字 悠闲(yōu) 曾皙(xī) 饿殍(piǎo) 老羸(léi) 篡位(cuàn)谲诈(jué) 戳刺(chuō) 乘桴(fú) 舞雩(yú) 草菅(jiān) 2.易写错的字 儒家—孺子 逃避—偏僻 老羸—赢利 直截—戳刺 涕泣—孝悌 滕国—藤蔓 距离—规矩 叛逆—裁判 凤鸟—风范 斑白—班级 竞技—究竟 草菅—管理 饿殍—俘虏 关键—健康 卢梭—棱锥 哲学—曾皙 3.积累下列词语 形影相随:形,身体;影,身影。形容双方互相依辅,如影随形。 斩钉截铁:斩,砍断。截,切断。比喻说话做事坚决果断。 礼尚往来:尚,尊崇、注重。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也指交往双方采取互相对等的行动。 一针见血:一针就见到血。比喻言辞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改弦更张:换下旧的琴弦,安上新的。比喻改变一贯的制度、计划或方法等。 克己复礼:克己,约束自己。复礼,恢复礼制。儒家指克制自己,使言论行为合于礼制。《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游说(shuì):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叫做游说。 草菅民命: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任意残杀。一般为“草菅人命”。 焦点访谈 老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孔孟思想虽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学生:“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呢? 老师: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学生:老师,说“孟子凡事紧张”,这“紧张”一词该怎样理解呢? 老师:从作者的引文中可以探得所谓“紧张”的含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充满忧患意识,孟子意识到当时各诸侯国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他的“紧张”,是因局势的紧张而紧张,忧患意识是紧张情绪的一种。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为贫富对立如此尖锐而痛心疾首,为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而痛心疾首,这种心情也是一种紧张情绪。由此可见,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的情绪。 学生:“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句话是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呢? 老师:因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学生:那“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意思就是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了普遍的社会心态。 学生: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