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初步研究.PDF
73
关于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初步研究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 江瑞平
本文是在关于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总体研究框架之下, 对作
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日本产业组织体制进行的初步研究。拟从
( ) ( ) ( )
1 结构特征与本质特性; 2 组合机制与形成背景; 3 运行绩
效与变革趋向3 个层面展开。试图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是: 现代
日本的产业组织体制本身虽具有多层面的结构特征, 但其作为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充分体现着后者固有的本
质特性: 有多种组合机制共同支撑着 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形成
与运行, 而这又是战后尤其是 50—60 年代相关社会经济条件变
化的综合结果; 在战后很长时期内, 日本独具特色的产业组织体
制曾产生过良好的运行绩效, 而到 90 年代这种绩效却开始发生
逆转, 以致迫使其本身也不得不处于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之中。
一、结构特征与本质特性
产业组织体制是现代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但学界
对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迄今仍有明显歧异。本文所研究的产业
组织体制, 所指称的主要是构成产业基本单位的各类企业之间
的组合关系及其市场结构效果。从这种界定出发, 现代 日本的产
业组织体制主要显现出如下五大方面的结构特征:
1. 企业规模大型化。企业适度规模问题是现代产业经济学
尤其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它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
某一产业的组织形态与市场结构。现代 日本产业组织体制在企
74 日本学刊 200 1 年第 1 期
业规模层面显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大型化。这在国家政策导向
上主要表现为 日本政府, 尤其是通产省为推进企业规模大型化
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力措施, 如限制设备最小规模, 鼓励企业合
并, 政策优惠资金向大企业倾斜等; 在企业经营目标上主要表现
为强烈的市场 占有率优先主义, 为此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即是不
断扩大生产规模, 产品批量乃至企业规模; 在实际行为后果上则
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一批大型甚至是巨型企业迅
速崛起。如就资本金超过 10 亿 日元的大型企业数 目看, 在 1955
年只有 169 家, 而到 1975 年和 1985 年已分别增至 1893 家和
2870 家; 其中资本金超过 50 亿 日元的巨型企业在 1986 年和
199 1 年亦分别达到 898 家和 1593 家。再就日本规模最大的 100
家企业平均资产额看, 在 1953 年仅为 207 亿 日元, 而到 1992
年则达 2390 亿 日元, 扩大了 114 5 倍! 最后从国际比较看, 日本
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其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即使是与
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牌巨型企业相比, 目前也已毫不逊
色。如依据美国权威的《幸福》杂志按销售额进行的排列, 1962
年在全球最大的200 家企业中日本只有 8 家, 明显少于美国的
124 家, 英国的2 1 家和原联邦德国的20 家。而到 1997 年, 日本
在全球最大 200 家企业中已占到 46 家, 仅次于美国的 69 家, 而
明显多于德国的2 1 家, 法国的 18 家, 英国的 14 家, 意大利的 6
家和荷兰的4 家。在其中最大的 100 家企业中, 日本占到26 家,
即占 14 还强, 美国为 32 家, 德国和法国各 12 家, 英国和意大
利各 3 家。更为重要的是, 在全球最大的 10 家企业中, 日本一国
竟有 5 家。其中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分居第 3 和第 4 位, 1997
①
年销售额分别达 14 3 亿美元和 12 9 亿美元。
2. 大型企业集团化。如果说上述特征所显示的还只是现代
日本产业组织体制中各类企业 自身的存在状况与演变态势, 那
关于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初步研究 75
么集团化与系列化所代表的才真正是其各类企业相互之间的组
织关系特征。企业集团与企业系列是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PDF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PDF
- 中国优质燃油标准的诞生为降低大气污染提供了可靠保障-CleanAirAsia.ppt
- 中国传媒大学指定稿件考试题-播音高考培训.doc
- 中国典型酸雨区大气湿沉降化学特性-中南大学学报.PDF
- 中国南极长城站1998年大气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气象学报.PDF
- 中国城市矿产开发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PDF
- 中国大中型沼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分析-QIBEBT-IR-中国科学院.PDF
- 中国水环境容量紧缺度与区域功能的相互作用.PDF
- 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NO8目录《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