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第四章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pptVIP

环境土壤学第四章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土壤学第四章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

第四章 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 第二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氟 第三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碘 第一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 一、土壤中的硒 二、植物中的硒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 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元素硒。由于硒具有一定的毒性,早在几百年前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高硒土壤中植物的分析后发现,生长于其上的谷物和牧草含有大量的硒,从而可引起动物的硒中毒,硒被视为剧毒元素。 人们在研究毒性的过程中,却发现了硒的一些有益的生物学功能,并于70年代证实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成分,并随后(1975年)提出了硒是有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因子,中国专家提出了用硒(Na2SeO3)预防和治疗克山病的建议。1975年左右,硒被确认为是一种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和动物的抗氧化系统起着关键作用。 硒蛋白与人体荷尔蒙三碘甲酰胺的合成有密切关系。硒的缺乏可能会加重碘缺乏所导致的甲状腺肿。环境中硒的不足或过量都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一、土壤中的硒 (一)土壤中的硒的含量 硒(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VI A族,硒是分散的稀有元素,自然界中没有单独的硒矿,通常以硒化物的形式作为杂质存在于金属硫化矿中。主要的氧化值有-2、+2、+4和+6。 地壳中硒的平均含量在0.05~0.09mg/kg之间,世界土壤含硒量为0.01~12mg/kg,中值为0.4mg/kg。 我国土壤(A)层硒范围在0.006~9.13mg/kg,95%范围在0.047~0.993mg/kg之间,算术平均值为0.290±0.255mg/kg。 不同土壤中的硒的含量不同 全球分为低硒土壤和高硒土壤,这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尚无量化关系。 高硒土壤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加拿大、委内瑞拉、印度及中国的陕西紫阳和湖北恩施等部分地区。 我国湖北恩施硒中毒区土壤含硒量为9.68mg/kg,而非中毒区土壤含硒量仅为0.05~0.8mg/kg。土壤中硒的局部高异常与其地质因素有关。 世界上有大面积的低硒土壤地区,我国存在着一条从东北到西南分布的低硒带。 影响土壤硒含量的因素 成土母质 土壤硒含量的因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土母质的组成和性质,发育程度低的土壤尤为如此。 研究表明自然土壤中硒的含量和母质中硒的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表4-3 ) 由于在白垩纪及其之前有广泛的火山活动贯穿于大陆架,释放了同大量的硒,因此白垩纪年代的岩石和侏罗纪砂岩、板岩、石灰岩、页岩等发育的土壤硒的含量较高;其他火成岩中硒的含量较低,由其发育形成的土壤常常缺硒,而沉积岩形成的土壤,绝大部分硒的含量较高。 归纳起来,低硒母质有近代风沙沉积岩、黄土、花岗岩、石英砂岩、砂岩、流纹岩等。 成土过程 成土过程往往改变成土母质中硒的最初含量、结合形态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着成土过程的加深,母质对土壤的影响渐趋减弱。 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异,受到生物富积、淋溶与黏化作用的强烈影响。 土壤酸碱性影响硒存在的形态。 富铁铝化过程,常伴有硒的富积 ,富铝化程度愈高,则硒含量愈多。 淋溶作用则导致土壤贫硒。土壤在淹水后渐渐转化为还原条件,促使氧化铁等的还原并同时释放出所含有的硒,从而导致无机硒溶解量增加并随水下移至土壤底层。 土壤质地 土壤中硒的多寡亦与黏粒含量密切相关,土壤质地越黏重,硒含量就越高,即细质地土壤含硒多于粗质地土壤。 土壤有机质 有机质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其载体土壤的硒含量,一般高出1-2个数量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硒相应增加。 生物对硒的吸收和在土壤中富集作用较强,土壤腐殖质对硒又有较强的吸附和配位反应能力,因而反映至土壤中硒的含量上即为富有机质土粗质土细质土粗质土。 土壤中硒的形态 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价态的不同可分为元素态硒、硒化物、硒酸盐、亚硒酸盐、有机态硒化物和挥发态硒等; 若按操作定义,即按与土壤组分的结合方式来划分,则包括吸附型、铝型、铁型、钙型; 该4种形态用用连续分级浸提法可细分为水溶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酸溶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态、硅酸盐结合态(残留态)。 1.按价态划分的硒的形态 1)元素态硒(Se0):土壤中含量极低,很不活泼,不溶于水,植物难以吸收。 2)硒化物(Se2-):大多难溶于水。 3)硒酸盐(SeO42-):可溶于水,能被植物吸收。 4)亚硒酸盐(SeO32-):易溶于水,易为植物吸收利用。 5)有机态硒化物:占相当大比例,是土壤有效硒的主要来源。 6)挥发态硒: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气态烷基化合物。 2按与土壤组分的结合方式划分 1)吸附型硒 常用1mol/L氯化铵 溶液提取。这是一种断键的、结合松弛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