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叠纪海栖爬行动物(贵州龙)产下活的幼体(胎生)摘要
三疊紀海棲爬行動物(貴州龍)產下活的幼體(胎生)
Nature 432 pp.383-386,18 Nov. 2004
2004.11.1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質學組
程延年研究員
joe@m ail.nmns.edu.tw
摘 要
最終,真象大白 ……懷孕的爬行動物描繪出史前生產的圖像。
兩件極為罕見的中生代化石,懷孕的海棲爬行動物,珍藏於臺灣臺中自然科
學博物館,證實了這一類的海棲爬行動物生產下活生生的幼體(即,通稱的胎生
行為)―最終,古生物學家否定了牠們上岸產卵的任何可能性。這兩件學名為胡
氏貴州龍(Keichousaurus hui )的化石演化出一個活動自如的骨盤構造 ,有利於產
下活的幼體。每一件化石標本保存著四到六隻不等的腹中胎兒。
這個發現代表著在「蜥鰭類群」中,首次發表直接的證據闡明生產策略與方
式。所謂「蜥鰭類群」這大群中生代海棲爬行動物,包括胡氏貴州龍在內,生存
於整個中生代時期,從二億五千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這種動物演化出的解
剖構造型式,有助於牠們在危險的海洋環境中,儘可能快速產下幼子,達成子嗣
承襲的優勢。臺灣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程延年研究員與加拿大渥太華國家博物館
吳肖春博士及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季強博 士共同研究,並描述這兩件珍稀的標
本,將發表於這個星期的 「自然」期刊中 (Nature 432 ,18 Nov. ,第383-386頁)。
這兩件珍貴標本存放於臺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程延年研究室中。其
中一件經過程博士三個月精心修復而顯露 出腹中幼體胚胎;另外一件則是借自位
於臺北板橋的石尚礦物化石博物館,慨允提供作為研究材料。經過仔細研究,大
部分腹中胚胎呈現不正常體位 ――頭朝后方而非前方 ――古生物學家認定雌體的
母親是在生產期間由於難產而死亡的。
1
驚蟄 • 二億三千萬年前懷胎的母親
2004.11.1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質學組
程延年研究員
joe@m ail.nmns.edu.tw
壹關鍵詞.
ma
三疊紀晚期 (二億三千萬年前,230 )――中生代最早期的一個紀 。大約
在同時期,陸地上恐龍開始演化出現,即將稱霸;空中翼龍演化出皮翼翱
翔天際。而爬行動物重新下水,演化出多樣性的海棲爬行動物,包括我們
最熟知的魚龍、蛇頸龍與滄龍,以及我們不熟悉的楯齒龍、幻龍與腫肋龍
(合稱蜥鰭類群;意即像蜥蜴的動物附肢變成鰭狀肢)。
貴州龍動物群 ――是指生存於晚三疊紀早期 距今約, 2.3億年前 ,分佈在當
時淺海環境的貴州南部興義地區的一群動物化石。其中以胡氏貴州龍為代
表(楊鍾健於 1958 年命名),並包括保存精緻完美的幻龍、亞洲鱗齒魚、
真軟甲類的糠蝦等動物群。
產下活體幼子 (所謂〝胎生〞)――viviparity ,是指幼體出生即已經達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