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矿床地质.PDF

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矿床地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矿床地质

矿 床 地 质 2002 年 MINERAL DEPOSITS 第 21 卷 增刊 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Resource Economical Way Throug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existing and Accompanying Mineral Resources Save on Mineral Resources 王静纯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 ) Wang Jingchun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摘 要 文章通过稀有和贵金属在各种有色金属矿床中的分布和潜在价值的研究,及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效果 的调研,以准确的数据和详实的实例论述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是挖掘矿产资源潜力,走资源节约型道路的最佳 途径。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共伴生 稀贵金属 综合利用 与矿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矿业技术整体水平较低,多年来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矿产资源消耗过大。矿 产资源总回收率比矿业发达国家低 10%~20%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矿产勘查与开发中重主(金属)轻 副(共伴生金属),使大量有价矿产未被发现回收,作为废弃物丢弃或随矿尾流失。目前对共、伴生矿进 行综合开发的仅占 1/3。据悉,每年流失在金属矿山尾矿中的黄金就达20~30 t ,个别矿山 80、90 年代以前 的老尾矿中金、银含量高达 0.58 g/t (某夕卡岩型铜矿)与72.2 g/t (某层控型铅锌矿)。估计积存在尾矿中 有价物质的潜在价值达 5 万亿元(曾绍金,2001 )。据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调查,建国以来,我国国 民经济产值增长 10 余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 40 多倍。以矿产资源高消耗的沉重代价支持经济增 长是难以持久的。加强矿产资源综合研究,提高有用组分总体利用水平,已成为矿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1 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研究,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1 我国伴共生矿多,潜在价值可观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单一矿种少,伴共生矿多。据地矿部对全国 600 余个大型矿区统计,含两种或 两种以上可利用矿产的矿区占统计矿区总数的 95% 以上。已开发利用的 140 余种矿产中,有 87 种是伴共 生矿,占总数的 62% 。全国有色金属矿的 85%以上是综合矿产,铅锌矿床伴共生矿产达 50 余种。全国银 储量的 90%,金储量的45%是以共伴生形式产出的。经地矿部概算,我国矿产资源的工业储量潜在价值约 91.3 万亿元,共伴生有益组分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 37%,约为 34 万亿元。 1.2 铅锌矿床是银的主要来源 据铅锌、铜、多金属矿床银含量统计,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普遍含银,其中铅锌矿床含银最高,平 均 86.7 g/t (153 个矿床);多金属矿床和铜矿床含银略低,分别为 48.6 g/t (45 个)和 37.2 g/t 。另据我国银 品位大于 150 g/t 的矿区银储量统计,其中铅锌银共生矿区银储量占银统计总储量的 53.6% 。铅锌矿床是银 的主要来源。 以矿产银为例,近几年各类矿石产银占矿产银比例,铅锌矿石为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