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山西代州冯氏-社科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的山西代州冯氏-社科网

* 明清时期的山西代州冯氏 ——以《代州冯氏族谱》为中心 王霞蔚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山西《代州冯氏族谱》为中心,考察代州冯氏的发展历史以及宗族建设 的情况,分析该家族得以兴盛的原因。笔者认为,代州冯氏在明中期作为军户由山东寿光迁居山西代 州,后由经营盐业积累了大量财富,为族人进行科举考试奠定了物质基础。代州冯氏从第四世开始兴 起,科甲蝉联,成为代州望族。兴盛之后的冯氏族人进行续修族谱等宗族建设活动,提升冯氏宗族在 当地的地位与影响力。此外,每逢朝代更替的变革时期,该宗族都能够迅速、主动地向新政权靠拢, 使冯氏宗族得以绵延四百余年仍然名人辈出。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冯氏宗族的物质设施不是非常完 备,祭田很少,但是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族观念也有相当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方宗族的 某些特点。 关键词:明清时期;代州冯氏;族谱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族谱对我们研究宗族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近年来,学术界利用族谱资料来研究 明清宗族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宗 族研究还比较少,比如常建华对于洪洞韩氏、晋氏的研究① ,赵世瑜对于阳城陈氏的研 究② ,邓庆平对于寿阳祁氏的研究③ 等。具体到山西代州的宗族研究,则有韩朝建的《边 ④ 。笔者近日阅读《代州冯氏族谱》 塞与宗族——宋金以降代州的权势变动和文化认同》 及一些相关文献,试图以代州冯氏宗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希望能够发现北 方宗族的某些特点。 一、代州冯氏的发展史与族谱的修纂 代州在明清时期,下属三县:繁峙、五台、崞县。冯氏宗族位于代州州治所在地, 即今天的山西代县。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面是恒山余脉,南面是五台山麓,滹沱 河水由东向西横穿全境。全县土地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盘结而成。代县是雁门关所 在地,因此在中国古代是北境著名的军事重镇,也是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埠, *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为“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 会变迁”,编号 06JJD840008 。 ① 常建华:《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安徽史学》,2006 年 01 期; 《明清時代にぉける華北地域の宗族の組織化につぃて—— 山西洪洞晉氏を例として》,大阪市立大 學,《東洋史論叢》第 15 號,2006 年 11 月。 ② 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清史研究》1999 年第 2 期。 ③ 邓庆平:《名宦、宗族与地方权威的塑造——以山西寿阳祁氏为中心》,《清史研究》,2005 年 02 期。 ④ 韩朝建:《边塞与宗族——宋金以降代州的权势变动和文化认同》,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 1 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军政治所。代县历史悠久,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 立广武县,三国时为雁门郡治。隋开皇五年雁门郡改称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为代 县,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属山西省政司。民国元年又改代州为代县。 笔者研究代州冯氏宗族,主要的资料来源是《代州冯氏族谱》。该谱为民国 22 年 (1933)冯曦、冯鹏翥所修,共四卷。卷前为凡例,之后是族谱旧序、世系图、世系表、 世谱表、家训、志传、世德、科名、学位、职官、选举、著作、茔墓、建置、规约等内 容,体例完备,史料翔实,是该宗族最完备的一部族谱。下面就对冯氏宗族的发展史等 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1. 冯氏宗族的兴起

文档评论(1)

  • 用户头像 泰山 2019-03-30 16:23:08
    我有几张冯氐家族代县的墓碑老照片,有用者连系我太原兴华北西区理发店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