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607 51000 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授課老師:吳珮瑛 農業綜合館214室,3366-2663 e-mail:piwu@ntu.edu.tw 授課對象:大學部 學分:3學分,半年必修課(對農業經濟系同學而言) 課程目的:本課程主要目的是由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瞭解及學習分析與環境及自然資源之概念、理論與問題,同時也讓學生能在日漸受重視的環境與自然資源使用的議題中,掌握來自經濟、自然與其他社會科學界對於這些議題不同觀點之爭辯。 課程要求: 上課出席 學期當中不定期點名,一次以20分計,共點名五次。點名的目的不是要你坐在教室發呆,人在心不在,這是要鼓勵有心學習,但不善於考試的同學。 期中考試 涵蓋至課程綱要第四項(環境污染管理政策之設計與選擇)的內容與主要用書之相關章節。 不能於指定時間參加考試者,除了有不可抗拒之情況發生外,一律不給予補考。 期末考試 涵蓋一學期所講授的全部內容。 課程完成所有內容之講授後,依學校排定之期末考試時間進行考試。考試範圍為一學期所講授的全部內容。同樣的,不能於指定時間參加考試者,除了有不可抗拒之情況發生外,一律不給予補考。Tietenberg, Tom and Lynne Lewis, 2009.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Eighth Edition. Pears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華泰文化,電話2377-3877轉113劉先生,台北市辛亥路3段5號)置於總圖指定閱讀書單. 陳明健編,2003。『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理論基礎與本土案例分析』。台北:雙葉書廊。(電話:2368-4198,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69巷12號1樓)(置於總圖指定閱讀書單) . 其他將配合課程進度給予相關的補充資料或是文章。 吳珮瑛,2009。『環境與自然與資源值多少?效益價值衡量之概念、理論、方法與應用』,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置於總圖指定閱讀書單) 上課出席 20% 期中考試 35﹪ 期末考試 45﹪ :為預防你期中考試失常,期末考試比期中考試有進步者,學期總 成績將給予不同等級之加分。 期末考試比期中考試進步 學期總成績加 5 -10分 2分 11-15分 3分 16-20分 4分 21-25分 6分 26-30分 8分 31-35分 10分 36-40分 12分 41-42分 14分 33-44分 16分 上課規矩: 另頁將有詳細規定,第一次上課時發,第一堂課沒有拿到的同學,在確定你要修此門課後,請務必向我拿一份。連同這一份課程綱要請隨堂帶在身邊。 課程綱要(與主要用書相關章節內容): 一、 導論(Tietenberg chapter 1;陳第1章;Field, chpts. 1, 2) 二、 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育之理論概述(Tietenberg chpt. 3; 陳第4、5、11、14、16、20章;Field chpts. 3, 7;其他參考資料) 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育的哲學觀 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育之價值 3.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育價值之評估方法與應用 三、 環境污染管理之理論基礎(Tietenberg chpt. 4;陳第3、7章;Field,chpts.4, 5;其他參考資料) 1.環境污染問題概述 2.外部性 3.市場失靈 4.外部成本及社會成本 四、 環境污染管理政策之設計與選擇(Tietenberg chpts. 15、17、18、19、20;陳第3章;Field, chpts. 9,10, 11, 12, 13;其他參考資料) 1.評估政策優劣的準則 2.經濟誘因政策 3.取締政策 4.可移轉污染許可 5.財產權方法 五、 永續發展(Tietenberg chpt.5;陳第8章) 1.跨代的公平性問題 2.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勢不兩立? 3.強永續性 4.弱永續性 六、 耗竭性資源的配置(Tietenberg chpts. 7、8、9;陳 第13、17、19章) 1.耗竭性資源的跨期最適決策 2.國家安全與資源進口的取捨 3.原物料與回收物料的選擇 七、 耗竭性但可再補充的資源——水資源 (Tietenberg chpt. 10;陳第6、12章) 1.有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