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盟简报第四十三期-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杂交水稻产业联盟
工 作 简 报
第期
201年月1日
本期导读
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隆两优1813三亚示范片亩产达937.9千克
——博II优767规模化制种亩产突破300公斤
————《Nature Genetics》:异三聚体G蛋白调控了水稻的氮利用率——美国农业部2014年6月大米供需预测报告
——水稻杂交育种获新基因资源
联系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睦宁路11号 邮 编:300457 电 话:022传 真:022 联 系 人:东 丽 E-mail:lplp@263.net 网 址: 工作进展
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
5月28日,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科技部农村司郭志伟副司长、省科技厅杨治平副厅长等领导出席并讲话。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等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共20余人参加。会议由副院长、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专家组副组长邓华凤主持。
郭志伟副司长在讲话中针对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和国家战略科技需求,提出了编制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的依据、思路、原则,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目标任务。他强调,国家水稻育种规划是国家主要农作物良种重大科研攻关规划(2015-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求专家组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加速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文件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整体规划和要求,坚持国家需求与市场导向相衔接、重点支持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相统一和种业产业链全方位科技攻关的原则,以种质资源、基因挖掘、育种技术、品种选育、种子产业等五大领域为重点,科学系统地编制国家水稻育种重大攻关规划,为推进种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确保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地位。
袁隆平院士、杨治平副厅长在讲话中,分别对编制国家水稻育种规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国家农作物良种重大攻关规划编制总体专家组、国家水稻育种规划编制专家组组长万建民研究员,全面部署了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任务。与会专家还就规划编制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开展了讨论。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5月29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中国农科院喻树迅院士、中国科学院韩斌院士等8名同领域知名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共建了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础建设处湖南省科技厅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依托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常务副主任邓华凤、武汉大学副校长谢红星等领导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谢华安院士、实验室部分PI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专家组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的总体要求,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汇报、审阅相关材料、现场考察、提问答疑,对实验室建设期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评估。专家组认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建设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突出;科研团队结构合理,人才培养初见成效;科研氛围浓厚,学术交流频繁;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良好;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对实验室运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与平台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加强水稻杂种优势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和青年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根据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杂交水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实验室主要从水稻杂种优势机理、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挖掘、超级杂交稻育种、杂交水稻繁育与种子学、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6个方向,开展杂交水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期间,实验室承973”、“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1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审定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为代表的杂交稻品种3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在水稻不育系育性调控关键基因的克隆及作用机理研究、两系法广适性超高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新增973”、“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各1人势水稻杂交种创新团选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方外运施工方案.docx VIP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