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银行产业之分析-世新大学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我國銀行產業之分析研究 課程:全球產業分析 指導老師:許素華 教授 學生:徐凡 報告日期:2004/12/30 大綱 前 言 基 本 條 件 市 場 結 構 廠 商 行 為 營 運 績 效 政 府 政 策 結 論 參 考 文 獻 前言 近年來企業及金融機構競爭日益劇烈,加上在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浪潮下,現在各國都以逐漸放寬管制,使得金融機構紛紛進行併購,營運逐步朝向全球化的模式。尤其是最近,證券、銀行、基金業者相互之間的併購也應運而生,使得全球金融版圖正逐漸的改變,而全面性的金融帝國也逐漸地崛起。 併購所創造的綜效 降低營運成本,可達規模經濟,提高營業收益 增加營業據點,廣增行銷網路,可達到財務規模經濟 提供全方位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 分散風險,擴大業務領域 前言 台灣市場現況 近期以來,在國際性金融機構合併風潮盛行及亞洲金融風暴凸顯出亞洲地區金融機構體質脆弱的情況下,金融業合併的議題便逐漸在台灣發酵。另一方面,隨著國內金融機構壞帳問題逐步浮現,及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金融業勢必面對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的競爭,政府當局亦開始以金融業合併作為提升金融機構競爭力的手段之一。 我國金融機構合併之原因與方向應有下列數點 基層金融問題多,不得不合併 基於市場競爭激烈而合併 順應國際金融情勢所進行的異業合併 受國外金融業者青睞而與國外業者合併 基本條件---消費面 2001年Community bank Technology Survey 的調查顯示,幾乎全美所有的社區銀行皆裝有網路,其中有45%已具有線上交易功能,客戶可以透過網路來完成轉帳、帳戶查詢、基金購買等交易,大幅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金融機構對資訊科技的依賴程度有增無減,而且在電子化時代中,客戶對資訊科技的接受程度將愈來愈高,金融機構必須推出新的服務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佔有競爭優勢,不論那一家銀行均積極改善其服務品質,應用創新的資訊科技,設法提昇銀行本身的競爭力,進而有效地改善經營體質。利用資訊科技可以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產品的差異化及取得先佔優勢。 基本條件---生產面 一、開發新產品-以網路銀行為例 所謂網絡銀行業務乃是指除了銀行傳統的櫃檯作業外,利用資訊及網路科技來服務客戶之其他業務,根據調查,目前利用網路銀行者多為受過良好教育、雙薪高收入、有小孩的家庭用戶,而可以隨時上線使用及節省時間是這類用戶選擇網路銀行的最大動機。 金融業本身具有下列二項特性,所以適合在網際網路上開發商品及提供服務 金融商品具有不需實體配送、可以直接試用、產品功能明確等屬性 客戶與銀行有高度資訊互動的需求 基本條件---生產面 網路銀行的優點 擁有最新金融資訊 帳務資料不求人 帳務管理更便捷 資金調度有效率 網路銀行得隱憂 目前在網路銀行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隱憂就是網路安全問題。大家所關心的網路交易安全性問題,主要都集中在網際網路中傳送敏感的交易資料時,將面臨資料遭有心人士窺視、竄改以及假冒有權使用者的安全性威脅。 基本條件---生產面 規模經濟 我國追隨世界的腳步,陸續解除金融管制,於1991 年起陸續開放16 家新銀行的設立。首先2000 年七月修正「銀行法」放寬銀行投資及業務範圍,接著2000 年十二月公布「金融機構合併法」提供租稅誘因及簡化合併程序,到2001 年七月公布「金融控股公司法」促進異業結合與擴大經營範疇…等等作法,都使得我國銀行業務多元化,經營規模更加壯大。 企業購併固有其一定之效益,金融機構亦因合併能有降低成本、增加營業據點、專業互補、多角經營及提升經營效率等諸多優點,全球知名的金融機構亦莫不前仆後繼選擇合併的策略。然而銀行合併難免有其負面效果,如過度合併不利未來統籌營運、增加爆發整體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機率,或由於合併使金融機構的運作透明度降低,而影響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難等缺點。 近年全球主要銀行合併案 基本條件---生產面 國內銀行合併案例 霖園集團收購第一信託股權 世華銀行與華僑信託合併案 華信銀行收購澳商西太平洋銀行台北分行的消費金融部門 提高該行的汽車貸款市場佔有率(87/06:4.08﹪) 創下本國銀行收購外商銀行的先例 新銀行購併信合社 直接接收信用合作社在當地的分支機構,由於信合社屬於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地域性強烈,銀行經由購併的方式,藉著信合社常年在地方上人脈的累積以及豐富的當地資訊,可以輕易打進該地區的金融市場,而減少許多無謂的進入成本 國內金融業合併模式 資料來源:林盟城(民86),「析論金融產業的購併活動」,產業金融季刊 基本條件---生產面 我國銀行併購的效益 銀行合併乃期望合併後的成本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