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家族企业的演化路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论家族企业的演化路径
On Evolution Path of Family Firm
刘东皇
Liu Donghuang
(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Nanji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3)
内容提要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rn enterprise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volu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the evolution path of family firm. At last we point out that the evolution path of family firm i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family firm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family firm is the path chosen by family firm.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谱系发展;演化路径
Keywords: Family firm; Evolu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 Evolution path
作者简介:
刘东皇(1980—)男,汉族,福建南平人,南京大学商学院08级博士生,主要方向为经济理论和非公有制经济研究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商学院08级博士(210093)
联系人:刘东皇
e-mail:liudonghuang0844@163.com Tel: 一、家族企业演化路径研究的简述
“家族企业是指一个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持续掌握着该企业的产权,也即掌握着企业的重要剩余控制权;当企业在向经理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家族能够在所有权份额相对下降时,持续拥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能力。
图一:家族企业的三环模式
这反映了他关于家族企业的发展和演化是家族内部企业、家族与个人各子系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基本思想,为人们研究家族企业组织演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范式。
受此影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家族对企业所有权的控制角度对家族企业的演化路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潘必胜(1998,2001) [2]认为家族企业是依照家庭式企业—企业家族化—家族企业化的路径演进;赖作卿(1999) [3]认为家族企业是沿着原始企业—家族式企业—公众公司的路径演进的;汪和建(1999) [4]认为家族企业演进的路径为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王宣喻和储小平[5] (2002)认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是以家庭式企业—纯家族制企业—准家族制企业—混合家族制企业—公众公司这样的路径演进;朱卫平(2004) [6]从家族企业家对企业控制权的临界控制的角度认为,家族企业一般会坚持能少不多、“能内不外”的原则,家族企业会沿着个体企业—家庭企业—家族企业(狭义)—泛家族企业—准家族企业的路径演变。
国内外学者在家族企业的具体演进路径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对演进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家族企业组织会向现代公众公司转型。
二、家族企业谱系分析
李建德[7](2000)对企业的演进也作了富有意义的探索,并且提出了企业谱系的概念。在他看来,企业的所有权是剩余权,企业是契约的联结,是一个降低要素契约事后成本和在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对应时具有高效率的制度装置。在企业里,随着不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结构发生变化,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企业会演进成由劳动、土地与资本三种要素所组成的合约。虽然企业存在众多的形态,但是从本质上说,可以看成是从资本为最稀缺要素向知识劳动为最稀缺要素的一系列过渡。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剩余控制权也是不同的。基于此,他对企业的谱系作出了说明。
在企业初创阶段,资本是最稀缺要素,投资知识和管理知识处于互补状态,归业主一人所有,此时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权是最重要的剩余控制权应该归业主所有。而其他的控制权则可以分散在不同层次的员工手中,该部分控制权也不需要与剩余索取权对应。由于管理的重要性上升(尽管资本仍然处于最稀缺要素的地位),经理的地位也上升,企业就成了资本所有者与主要经理联合所有的企业。经理此时拥有着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支出量)的控制权,也相应获得部分的剩余索取权,这样具有最大的产权效率。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管理劳动成为了企业中最稀缺生产要素,虽然资本仍然是十分稀缺的生产要素。此时,最重要的剩余控制权所有者就成为了那些拥有管理知识的人,并且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演化,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知识也会的人也会逐渐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这样才对应最大的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为培训教材存储产品概论.ppt
- Q31 0115000140C043_立邦反射隔热涂料.pdf VIP
- 首届智能用电运营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专家建议2025》解读.pptx VIP
-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自评报告三.docx VIP
- 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doc VIP
-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pdf VIP
- 2024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docx VIP
- 考研英语2005年-2018年英语二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