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部分指南.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 海风语文-寒假班补充资料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补充讲义 (附重要流派) 1、新青年: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文学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 年创作于上海,原名《青 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 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为《警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 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 年5 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2 、 “人的文学”:1918 年,《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的影 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又利他,利他 即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的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 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 了“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必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 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 年1 月,发起人有沈 雁冰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沈雁冰提出文学要老 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 美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沈雁冰的《烛》三部曲、叶圣 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 析,显示出最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流派的力作。 4 、创造社:创造社成立于1927 年7 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 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等创造 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的感情,表现自己的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 《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鲜明的浪漫主 义倾向而成为创造社的代表作品。 5、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 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 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国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 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 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 的佳作。 6、语丝社: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作于1924 年11 月,1930 年3 月停刊, 语丝社随之消失。《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 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 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 1 2014 海风语文-寒假班补充资料 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优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7、学衡派:学衡派得名于1922 年1 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东南大学的梅 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 “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在中国传播的 马列主义。1933 年,《学衡》停刊。 8、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是一本反对白话的刊物。 9、文协:“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惟一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 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10、七月诗派:它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胡风主编的《七 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 等杂志为主要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