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现象学中心原始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 - 现象学中心原始档

對胡塞爾現象學中「內在」與「超越」的概念重探 吳晉緯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前言: 在第五沈思當中,胡塞爾通過在其現象學中相對立的兩個詞彙 (transcendent, immanence) 來描述在自我知覺場域中出現的「他人」。並且試圖通過其對他人的描述,將其現象學脫離「超驗獨我論」的攻擊而使其可作為一種解釋存在世界的「形上學」。本文的目的,便是通過對內在與超越概念的分析,去討論這樣描述下的主體際現象學,與其所一貫堅持使用著超驗還原的現象學處理領域,是否有所抵觸。而本文的順序將進行如下: 由於本文乃筆者碩士論文大綱的延伸, 因此本文將首先陳述大綱中對內在與超越這兩概念的初步分析,並且對其不足之處進行討論及批判。 針對1.,本文將援引幾個二手文獻中,對胡塞爾現象學討論內在、超越、內在與超越並用的言論,並指出本文的研究路徑:回往邏輯研究 探詢現象學的討論基底,並試圖通過胡塞爾對幾個「內感知」、「外感知」的討論,去釐清胡塞爾是如何面對作為對他人的認知中的關鍵性環節:身體。 初論內在與超越 在《與胡塞爾與芬克的對話》中,凱恩斯 (Dorion Cairns) 提到胡塞爾對「內在與超越」這兩個概念在一般意義上可能遭遇的問題,胡塞爾說:「在自然態度中的知識是有弔詭的 (paradoxical) 本質的:也就是說,知識是在心靈中,並且心靈是在我的身體中但是對象是空間地外於位置化的心靈,也就是某種內在與超越的弔詭關係。」 換言之,在素樸態度的認知中,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會有兩種不同「質」之間的接觸問題,而這樣的接觸問題我們可以在笛卡爾對心物二元的討論中看到他的影子。胡塞爾不僅認識這樣的問題, 更認為,後來的人們有試圖通過結合這兩個字彙的方式解決心靈與世界的認識弔詭,他說: 觀念主義者 (idealist) 對於移除這種弔詭是失敗的。觀念主義者已經看到超越的東西並需是某種「在 (in)」內在中的;他們所有人都強調,對他們而言,在原初意義上的實在性並無失去。但這樣的宣稱從未得到證實;他們從來沒有展示出超越如何在內在之中。這個缺點的理由,是因為觀念主義者從來不瞭解現象學還原的本質。(Cairns,1976: 45) 換言之,在胡塞爾的想法中,曾經有觀念主義者,他們通過將空間上的超越置於心靈的內在當中。雖然筆者不知此處胡塞爾所談之觀念主義者為何,不過我們可以在另一個地方看到胡塞爾的確認為有人這兩個領域的共用以解決此弔詭,他說:「最初對認識論的反思…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會有懷疑主義的疑問:如何能夠在認識中切中存在;而在諸思維中 (Cogitationes),這種懷疑和困難就不存在?…人們首先用內在的超越這一對概念或這一對詞來回答-這也是最簡單的回答。」 將這兩個語詞以討論認識論的困境似乎是胡塞爾眼中一些人的解決方式,但他顯然不贊同在其現象學之前人們對待如此認識問題的態度。通過現象學的懸擱及還原方法,胡塞爾要將「超越之物」排除在現象學的討論之外,而不給予其在現象學方法的處理之下「有效」的位置。(Ibid: 5-6[6-7]) 但顯然胡塞爾並沒有完全把「超越」排除在現象學的討論之外,而僅是將「非現象學」的超越排除。甚至在上上段的引文中,認為那只是對現象學還原的不瞭解,也就是內在、超越這兩個對置的詞彙在其現象學還原的方法中可以並存不悖的。那麼,到底在胡塞爾現象學中,在何種意義下同時使用這兩個語彙?這樣的運用有幫助胡塞爾解決傳統認識論上所無法解決的背謬嗎?這樣的使用對胡塞爾解釋在自我知覺當中出現的他人到底有何幫助呢?以下筆者所呈現的,是在〈大綱〉中對此二概念在胡塞爾現象學中的幾個觀察: 通過現象學的懸擱與還原,胡塞爾現象學或許會給人一個其所討論的內容是純粹意識、對經驗的超驗可能性基礎的印象。誠然,對他而言,作為嚴格科學的現象學,通過現象學懸擱、還原等方法操作之後所明確標定出的討論對象,被胡塞爾限制在「現象」(Ph?nomen)、 「絕對自身被給予性」(absolute Selbstegegebenheit) 當中,如此的內容排除了不具明證性的「超越」領域。(Idee, 6) 這些超越領域的對象,例如做為心理物理的自我、從另一種理性方式所探討的認識對象-上帝、還包括作為自我的同一極之「純粹自我」(reines Ich)。 以上領域皆是在現象學還原的操作中被排除在以絕對的內在性作為討論標的的現象學之外。但如此是否便陷入一種「意識哲學」的內部而無法討論真實 (real) 世界呢?一般意義下的具體世界,那個在你、我一起接觸到的世界,其中包含著文化傳承、肢體交流、宗教信仰的具體世界,難道就如此成了「超越」之物而被排除在超驗現象學的討論之外了嗎? 胡塞爾不這麼認為,他說:真實的世界,實在的總體,通過現象學還原而「被擱置」起來,並通過他而成為被排除的。縱使至入括弧之中,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