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10研制历程与技术性能分析
下载 (27.19 KB)
2011-2-20 17:03
下载 (105.88 KB)
2011-2-20 17:03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下决心给空军拨专款研制新型歼击机。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歼-10飞机立项。1998年3月歼-10原型机首飞成功,首飞试飞员雷强。2002年5月装备部队先期试用,2004年4月设计定型。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迅速形成战斗力。 (一) 歼-10研发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下载 (38.48 KB)
2011-2-20 17:03
1996年7月胡*锦*涛同志到成都飞机场检查歼10生产线情况
下载 (138.78 KB)
2011-2-20 17:03
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611所听取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汇报歼10研制情况 (二) 歼-10飞机研制获得成功
下载 (39.83 KB)
2011-2-20 17:03
专家组来到飞机研制第一线。前排左起谢光、林虎、葛文墉、叶正大、顾诵芬、李景
下载 (45.84 KB)
2011-2-20 17:03
中国试飞院用自行研制的A/GDAS系统控制歼10试飞阶段质量
下载 (25.83 KB)
2011-2-20 17:03
1998年3月23日 歼10原型机首飞成功
下载 (125.86 KB)
2011-2-20 17:03
首席试飞员雷强
下载 (54.26 KB)
2011-2-20 17:03
首飞现场主席台上将军们密切关注新一代战机上天
下载 (149.76 KB)
2011-2-20 17:03
空军王海司令率将军团赶赴歼10研制现场检查飞机研制质量和进度
下载 (50.61 KB)
2011-2-20 17:03
研制阶段试飞员小组成员:训练指挥员、现场指挥员、首席试飞员、首席指挥员、高级试飞员
下载 (162.21 KB)
2011-2-20 17:03
2004年4月中国空军试飞院完成全部定型试飞工作,为歼-10投入批量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下载 (41.55 KB)
2011-2-20 17:03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在飞机定型大会上总结发言
下载 (51.9 KB)
2011-2-20 17:03
歼-10飞机设计定型审查会20003年12月在成都举行 (三)在总装备部支持下空军预先定购歼-10飞机提前训练
下载 (32.96 KB)
2011-2-20 17:03
为迎接歼-10飞机,空军试飞中心专门修建新式停机库,部队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
下载 (39.44 KB)
2011-2-20 17:04
2005年5月歼10转场到空军试飞中心
下载 (30.05 KB)
2011-2-20 17:04
部队机务人员对歼10飞机进行精心维护
下载 (43.85 KB)
2011-2-20 17:04
装备部队后立即投入了战术训练飞行
下载 (31.75 KB)
2011-2-20 17:04
歼-10飞行训练日
下载 (46.97 KB)
2011-2-20 17:04
装备部队的歼10亮相于七届珠海航展 (四) 歼-10飞机气动设计特点
下载 (105.92 KB)
2011-2-20 17:04
飞机采用近距耦合鸭式布局,鸭翼形成的脱体涡流流经机翼上表面,提高了机翼的升力,改善了飞机的机动性,允许增大使用迎角,改善了起降性能。
下载 (19.47 KB)
2011-2-20 17:04
放宽静安定度 歼-10飞机使用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可以自动增稳,放宽静安定度动布局可以是不安定的,从而使飞机减轻了结构重量,降低了飞机的配平阻力,提高了机动性。 左图:歼10 机翼升力(机翼焦点)和鸭翼升力位于飞机重心之前,而副翼升力位于中心之后,属于不安定式布局,适用于电传操作系统飞机可以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右图:歼8飞机是标准的安定力矩布局,其机翼升力(机翼焦点)位于飞机重力点(重心)和水平尾翼升力之间,具有传统的稳定性,适用于机械式传动操纵系统,以防止飞机无意进入不可控状态(如失速等)。
下载 (35.63 KB)
2011-2-20 17:05
采用翼身融合技术 采用翼身融合技术,使机身沿展向光滑地过渡到机翼,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外形融合,达到降低跨音速阻力,减轻结构重量、增大机体容积、改善飞机目标特性的目的。
下载 (102.69 KB)
2011-2-20 17:05
采用超音速面积率设计,机身呈流线型,减小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阻力。
下载 (33.85 KB)
2011-2-20 17:05
多外挂布置 可以灵活配置武器装备,提高了作战能力。 (五) 歼-10具有强大的电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