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训练题精选
?
2014年高考作文训练题精选
1.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到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联想?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寓言材料。在我们这个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社会的层级差别越来越大,有些人依仗上辈资本,过着得风得雨的生活,有些人出生于社会底层,便牢骚满腹,却不知行动。面对现实,青年们要有怎样的姿态生活才更有意义?可议论行文:我们的现实是怎样的,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更加丰富有厚度。也可记叙行文:叙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现实逐渐奋起的过程、事件和感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中国发布了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主要有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蓝皮书真实反映了社会心态,“为了子女”、“为了利益”、“为了家庭幸福”分别居前三,说明这个社会的开明程度,体现了一种自主的意识。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来讨论作为一个“人”的真正需求,承认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为了什么“伟大意义”,而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分析语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的核心是“社会的开明程度”、“自主的意识”。第二句话的核心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两者彼此是有关联的。如此就转化成了话题作文,即“个人利益(价值、追求)与社会文明(开明、进步)”,围绕这个话题,立意就豁然开朗了,角度就丰富了起来:“有一种生活叫自我”、“小安方可大同”、“剥下虚假的外衣,展现真实的自我”、“开明的社会,自我的人生”、“利益追求下的自主与开明”、“先‘小家’,后‘大家’”等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中的三样东西,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三类人;材料中三样东西的结果,正是社会生活中三类人不同的人生结局。材料显然肯定赞扬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成就自我,奉献自我;把握自我,实现自我;融入社会,变革社会。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贵州的山多石少土,而这种石山上竟然长着树,虽不十分高大,却也绿树成荫。细看树干都从石缝中长出,树根则长长伸出,团团抱住大石,以使树可以牢固地站立,抵御暴风骤雨的侵袭。它们无法汲取土壤营养,就靠汲取阳光雨露生存。这些生机勃勃的树居然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显然这已不能仅仅用生命的顽强来解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的是生存的智慧。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有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段材料赞颂了从石缝里长出的树。这些树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规律,体现出生存的智慧。材料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材料的内涵与倾向,强调了“生存的智慧”。这种“生存的智慧”,就是当后天生存条件满足不了先天生长所需时,生命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战胜环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生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教学目标】
围绕“第一次”这一主题进行作文训练,写作时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进行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并能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