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受进口影响将再减10.docVIP

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受进口影响将再减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受进口影响将再减10

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受进口影响将再减10% 2010年05月09日?09:11??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豆(3825,-78.00,-2.00%)播种面积下降的趋势或得以缓解,但产业基本面仍不容乐观—— 编者按:近年来,在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农民种植效益下滑,一些油脂加工企业倒闭。大豆产业何去何从,关系着这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利益。农民今年的种植意愿如何?油脂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情况如何?大豆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 4月30日,始于去年12月1日的本轮国家大豆收储落下帷幕。“蛰伏”一冬的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纷纷随行就市挂出自己的收购价格黑龙江省大豆协会调查显示,企业收购价每斤普遍降了7分钱左右,加之国际大豆价格近来小幅上扬企稳,之前豆企大面积停工的状况有所好转,约有半数企业又动了起来坏天气也成了利好消息。由于春播延迟,一部分玉米(1927,-1.00,-0.05%)和小麦(2287,-10.00,-0.44%)田不得不改种大豆,一些豆农转产水稻的计划也在冬雪春雨中“泡了汤”,种大豆是无奈的坚持种植大户“移情别恋”“预报明天有中到大雨,今晚必须把水埂子抢出来,要不15号插秧还得往后拖!”5月5日下午,富锦市二龙山镇集民村村支书韩士东带着20多个雇工在自家的地里忙碌着。他去年种了230垧大豆,上月末以1.78元/斤的价格处理掉了九成,就是个保本。今年他铁了心全改种水稻,但前一段地里被雪水泡着下不去脚,打埂来不及,只好留了1000来亩地仍种大豆士东说,往年全村670户家家种大豆,村里80%的地块是大豆田。而今年仅20%的农户愿意继续种植大豆,面积还占不到1/5富锦市200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大豆之乡”,属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大豆年播种面积维持在250万亩左右。大豆之乡的种豆大户,怎会“移情别恋”呢?比较效益低是关键。二龙山镇党委书记吴宝清给记者算账,一垧大豆收4000斤,按1.8元/斤算,毛收入7200元,扣除3500元成本,净赚3700元;而一垧水稻净赚则在8000元以上。当地农民以往愿意种大豆,主要是沿袭多年的种植习惯。大豆种植成本低,管理比较粗放省心,“见苗后基本就可以收工了”,“遇到好年景,也不少赚”,农户们至今对2007年最高达3元/斤的好行市津津回味但这种种植惯性正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2008年来,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低迷,目前浮动在3000元/吨的水平线上,已经低于国内大豆的生产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照新认为:“从绝对收益来看,大豆价格没有达到豆农的期望值;从相对收益来看,种植玉米要比大豆的收益更大3月底,二龙山镇新兴村的“全国种粮能手”孙圣海把去年276垧地产出的300多吨大豆一次性出手,仅卖到1.64元/斤的价格,赔了60多万。今年春耕,他全改了水稻,大豆“一根垄都没种”。?而对于该省北部黑河地区,豆农根本不可能像孙圣海那样潇洒转产。由于地处高寒地带积温受限,约有近千万亩耕地只能以种豆为主。黑河市逊克县边疆镇豆农曹雷说,当地种小麦怕旱、种玉米产量低,他今年准备试种些中草药,如果成功明年就转产黑龙江省农委3月公布的一则农情调查显示,2010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下降到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跌幅迫近10%。进入4月,受50年最大暴雪及持续低温等因素影响,该省春播普遍推后,部分作物面积只能改种大豆,多少缓解了大豆种植滑坡的情形加工企业再陷“休克”过去的小半年,在进口大豆冲击下,黑龙江的豆企遭遇了2008年以来又一次严重的停工潮金正油脂有限公司4.8万平方米的厂区一片沉寂。六栋标准储藏罐内那1万多吨大豆何时能上生产线,没人知道。“春节后到4月中旬一直没开工,17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放假了,每个月给300块钱生活费。”董事长金壮办公桌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芝加哥和大连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他感叹,往年的4月是春耕前收豆的忙季,而今年只有零星农民来打听价格,“有价无市”。一个月前的情况的确让人寒心。进口大豆的到港价格只有3400元/吨左右,和国家规定的大豆最低收购价3740元/吨之间,存在300多元的价差,“扣除国家每吨160元的补贴,加工一吨我还得倒贴150元!”金壮说,按每斤1.7元收购才合适,豆农却不肯卖,企业只有停产。看着一百多号人成天无所事事,金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甚至想转产搞玉米烘干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纷纷兴建扩厂,而厂址大都选在沿海地带,逐渐放弃了东北大豆渠道为防“豆贱伤农”,国家自2008年起实施临储计划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利益有了保障,但压榨企业却陷入尴尬。2009年,国家把部分压榨企业纳入了收储补贴范畴,但面对进口大豆的价格差,补贴显得有些杯水车薪至今年3月,黑龙江省68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