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三)居民地选取 1、选区指标 密度个/每100cm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人口密度来划分 2、选取原则:重要性、分布特征、密度对比 3、方法:先取全选的,再按其他条件补充使之达到规定的选取定额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四)居民地注记 城市;郊区和城市连成一体的农村居民地可以选注名称;成群居民地,总名注出则分名可以选注;大居民地的副名可以选注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三、交通网 (一)陆地交通网 1、道路分类分级 道路 铁路 公路 按通行能力:高速、主要、普通、简易 按牵引方式:电气化、其他 按轨宽分:标准轨、窄轨 按轨道分:单轨、双轨、多轨 按综合标志:国道、省道、县道、乡镇 按交通部标准:汽车专用、一般 其他道路:大路、乡村路、小路、时令路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2、道路的选取原则 重要的先:等级高的,重要意义的(如作为区域分界线的、通向国界的、沙漠通向水源的、穿过沙漠的通向车站等重要目标的) 道路的取舍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 保持道路的平面图形特征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平面图形特征 保持不同地区的密度对比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2)各种道路的选取 铁路 密度小 全选 只要舍去一些专用线小分支 公路 大中比例尺,普通公路基本可以表示 小于100万的地图上,选择的是连接各省城市的公路,注意不同结点上公路的条数对比 其他道路 舍去多,主要用来反映地区道路网的特征补充道路网的密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道路附属物 火车站: 10万以上全部表示 桥梁:大比例尺时双线河上的桥梁一般选取 火车汽车渡口 :大比例尺上一般表示 隧道: 表示, 小比例尺上可以取舍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道路的形状概括 (1)删除 删除 小弯曲 (2)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 (3)特殊的手法——共线或缩小符号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4、管线 起止点位和方向输送种类和能力 (二)水上交通 内河航线 在城市图一般完整绘出 地形图上一般只表示起迄点相应的设施等 海洋航线 近海的用弧线绘出,远海的按两点间的大圆航线绘出 (三)空中航线 地形图不绘 专门图中才绘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四、地貌 (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等高距和地面倾斜角的关系: h以m为单位的地貌等高距 a地面倾角 M比例尺分母 A以mm为单位的等高距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一般为了清楚详细表示地貌,等高线间隔一般为0.2mm 等高距设定,在坡度较大的山区,可以选择扩大一倍的等高距 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一般等高距 2 5 10 20 50 100 扩大的等高距 10 20 40 100 200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100万的地图可以用变等高距 高程 200 200~3000 3000 等高线 0,50 200倍数 250倍数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二)地貌等高线的化简 1、形状化简原则 正向为主的,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负向为主的,反之 正向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2、等高线移位 为了表达某些局部特征。 为保持地貌图形达到必须的最小尺寸,如山顶最小直径0.3mm,山脊的最小宽度最窄的鞍部不应小于0.5mm,谷地最窄不应小于0.3mm等高线和河流间隔大于0.2mm 为了保持地貌形态特征 协调(如和国界)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三)谷地选取 1、选取数量指标 (1)谷间距 一般谷间距2~5mm 大比例尺缩小一倍 切割密度 资料图上1cm长的斜坡上谷地条数 新编图上1cm长的斜坡上谷地条数 谷间距(mm) 密 =5 5 2 中 3~4 3~4 2.5~3.3 稀 =2 =2 = 5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2、选择的质量指标 该优先的: 主要河源谷地 有河流的谷地 组成重要鞍部的谷地 构成汇水地形的 反映山脊形状和走向的谷地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四)山顶的选取和合并 中小比例上,由于山头的独立等高线可能变小,需要选取或合并 1、选取 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选,如果太小(如小于0.5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