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ingentaconnect.pdfVIP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ingentaconnec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ingentaconnect

第 31 卷 第 22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22 98 2015 年 11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Nov. 2015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 1,3 1,2※ 1,2 1 4 杨 威 ,朱建强 ,吴启侠 ,王曾桢 ,杜世勇 (1.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 ; 2.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荆州 434025 ;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 4.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20 ) 摘 要:雨涝和高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限制棉花生长的 2 种主要气象灾害,且夏季伴随发生概率大,目前尚不清楚高温 胁迫下棉花苗期对涝害的响应特征。2013 年利用桶栽试验,在棉花苗期设置不同涝害(受涝 0、3、6、9 d )和高温(高 温 0、3 d )水平,分析棉株关键形态生长特征、倒 4 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膜脂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受涝天数不超 过 3 d 进行连续高温处理对棉花形态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受涝时间>3 d 遭遇高温胁迫,进一步限制了棉花株高和叶面 积生长,干物质量减少,根/冠比降低,且这些参数在高温胁迫下低于不受涝处理的时间普遍比自然温度条件下提早 3 d 。 受涝过程伴随高温加剧降低了根系活力,进一步减少了叶绿素 a、叶绿素b 含量及 PS II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潜在光化 学转换效率,而对叶绿素 a/叶绿素 b 影响普遍不明显。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叶片和根系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 随受涝天数的延长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变化相反。涝害和高温复合胁迫下,叶片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 高后降低,在受涝 3 d 最高,受涝 9 d 最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表明受涝过程中遭遇高温天气加剧了棉株 细胞膜的受损程度。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程度来看,涝害居首位,高温胁迫次之,且二者交互作用在叶绿素、PS II 潜在 光化学转换效率及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上表现显著。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棉苗抗逆栽培及 棉田排水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棉花;温度;叶绿素;苗期;涝害;交互作用;膜质过氧化代谢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22.014 中图分类号:S511;S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22-0098-07 朱建强,吴启侠,王曾桢,杜世勇.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2): 杨 威, 98-104.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22.014 Yang Wei, Zhu Jianqiang, Wu Qixia, Wang Zengzhen, Du Shiyong.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characteristic of cotton seedlings under combination of waterlogging and heat stres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22): 98-104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