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当代文学第四章:20年代新诗.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第四章:20年代新诗

第四章:20年代新诗(郭沫若) 一、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童年接受的是正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1913年出川到天津求学,同年底,取道朝鲜到日本求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组织创造社,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端奠基之作,纠正了早期白话新诗偏于说理,缺乏浓烈感情的弊病,提高了新诗的艺术水准,为新诗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郭沫若早期的泛神论思想,受斯滨洛沙的自然即神,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的影响。受中国传统孔子、老庄、王阳明哲学的影响。受印度奥义书即受奥义书影响的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影响。思想上流露出对自然的崇拜,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主张,要求打破一切传统束缚,寻找全新的自我,“上帝死了”的怀疑精神。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由于国内形势剧变,郭沫若离开上海到日本,其间10余年流亡生活,郭沫若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 取得了卓越成果,奠定了中国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基础。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回国,投入抗日文化宣传工作, 创作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 建国后,郭沫若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作品: 小说《飘流三部曲》、《行路难》。表现生的困难和爱的向往及性的苦闷。写情欲与道德的冲突。 诗歌:《女神》《前茅》《星空》《瓶》《恢复》。 戏剧:《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 《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二、诗集《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共收56首诗,具有开一代诗风的意义。 (一)《女神》的主题 1、诅咒毁灭与颂扬新生。《凤凰涅盘》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P71)。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而写成的《女神之再生》,也以神话题材而突入了“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 “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 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2、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之情 《女神》中许多重要的诗篇,都饱含着郭沫若眷念祖国、颂扬新生的深情,这也正是对“五四”的礼赞。《晨安》写诗人在“千载一时的晨光”里,向着“年青的祖国”,“新生的同胞”,向着革命的先驱,艺苑的巨擘,向着壮丽的山河,向着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口气喊出了二十七个“晨安”。《匪徒颂》则是为反对日本新闻界对中国青年的诬蔑而作的。在这些诗篇中,最能表达他对祖国眷恋深情的是《炉中煤》。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而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怀着炽热的心唱出了: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3、对大自然的礼赞 他喜欢讴歌自然,并把自己溶解在广阔的大自然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这在《光海》、《梅花树下醉歌》等诗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4、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 贯串诗集中的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 (二)《女神》的艺术特点: 1、个性化:诗歌中的自我是战斗的、超越的自我,裸露的自我。“为愿意打破一切诗的东西,写我自己够味的东西”。对自我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敬。我是世界的主宰,我是偶像破坏者。 2、抒情性:情绪化的激情彭湃。情感纯真、直率而狂热。 3、自由精神: 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出自由的色彩。雄奇奔放、气势雄浑,“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无定节,节无定句,句无定字”。 4、浪漫情怀:想象奇诡,从古代到未来,从天空到大地,从高山到海洋……。呈现出奇异的壮阔感和动态的诗化美,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写作《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时,往往诗兴突然袭来,无暇仔细推敲,反复加工,任凭诗句奔泻成章, 5、创造性: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三)《女神》的意义:开一代诗风。对狂飚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表现;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创造了诗歌的现代抒情主人公形象;形式的自由和多变;开掘了新诗的崇高审美内涵。 但郭沫若的诗歌过于强调自由的形式,缺乏诗性和韵味,适宜朗诵,不益品味。 三、历史剧创作——另一座高峰 (一) 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