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在资优教育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在资优教育的应用.PDF

情緒智力理論及其在資優教育的應用 王振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一、緒 論 1905 年法國醫生比奈(A. Binet )及其同僚編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套個別智力測 驗比西量表(Binet-Simon Scale ),比奈將智力界定為判斷、推理和理解的能力。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魏克斯勒(D. Wechsler )於1939 年編製了魏貝智力量表 (Wechsler-Bellevue Intelligence Scale ),其後分化成適用成人、兒童青少年及幼 兒的三套智力量表,魏克斯勒認為智力是個人有目的的行動、合理的思考及有效 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雖然魏氏對智力的看法較為全面,然而不論比西量表或魏 氏智力量表的內涵大多偏重在記憶、語文、算數、空間關係、歸納推理等能力, 這種智力被稱為 「學業智力」(academic intelligence )。智力測驗依據計量心理學 的理論將人類心理特質的評量轉化為量化的資料,智力測驗的結果,便得到一個 可作為團體間相互比較的量數,即所謂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為IQ )。 智力測驗在學校中大量的運用,絕大多數的智力測驗,都以學業智力為核心,無 論老師或家長,關心孩子的聰明程度,皆依據智力測驗施測所得的 IQ。因此這種 較為偏狹的智力觀,流行了幾近一個世紀。直到二十世紀的末葉,心理學家如 Gardner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主要包括:語文、邏 輯數學、空間音樂、身體動覺、人際及內省等七項智力;Sternberg 提出了智力三 元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從組成的智力、經驗的智力及適應的智力 三方面去建構智力的理論。這些理論衝擊傳統狹隘的智力觀,使吾人能從更廣泛 而多元的角度去分析智力的性質與內涵。 此外,1990 年Salovey 與Mayer 提出了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 初步理論,1995 年Goleman 出版了暢銷書「情緒智力」,該書在序言中提到:有 些人抱持狹隘的智力觀 ,認為IQ 是經驗無法改變的先天基因 ,而性向則決定每個 人的命運,但現在他們將面臨科學實驗的嚴厲挑戰。有些高智商的人事業無成, 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現非凡,關鍵就在情緒智力。此書引起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 也在學術界引起關注和研究。本文將分析情緒智力理論的發展背景,評述三個不 同取向的智力理論,並探討智力理論在資優教育的應用。 二、情緒智力理論的發展背景 Mayer 等人(2000)指出,90 年代情緒智力的論文在學術性雜誌發表,引起學界 的討論。其後,有情緒智力的暢銷書,甚至情緒智力的概念上了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 )的封面,情緒智力乃成為一種文化的趨勢或當代的思潮。情緒智力概念 或理論之所以受到廣大群眾的迴響,可能來自兩股文化的壓力,其一是感性與理 性;其二是平等主義與菁英主義。 5– 1 (一)感性與理性 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對立或褒貶代表時代的價值。 古希臘斯多葛學派認為心情、衝動、害怕、期望等太個人化、太自我中心,對禁 欲哲學而言,有智慧的人沒有情緒或感受 ,而是充滿理性及邏輯。這種「反對情 緒」的哲學逐漸演變成一種生活目標,影響西方思想。至十八世紀末,歐洲浪漫 運動多強調移情作用及直覺式思考得到許多不同於邏輯思考的啟發。作家、畫家、 音樂家在藝術方面也以表達情緒對抗過去嚴格、理性的規定。1960 年代情緒與理 性力量的對抗持續十年之久,產生許多研究「情緒」和「智力」的學者。民權運 動、反越戰等政治活動、嬉痞等社會運動及女權運動等,也在這個年代出現。這 是個解放的年代,神聖可以污染,人人追求平等,標準逐漸退化,人可以逃脫智 力的嚴格作用。而「逃脫智力的嚴格作用」使得情緒與個人成長的關係逐漸密切。 此外,人道主義心理學的重要擁護者包括 Gordon Allport,Abraham Maslow, Carl Rogers 等 ,群起反對過去的 「真理」--人們天生軟弱 ,受到家庭及社會的控制 ;主 張人們必須練習自我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