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分析
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分析
李清照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主张“词别是一家”,其作品风格衰婉而略带豪放,为婉约派代表。清照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襟怀情趣,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其词的意象来体现的。李清照词中意象主要有“花”、“帘”、“酒”、“雁”,这些意象有各自的意义,又有着共同的内涵。伴随李清照南渡及前后词风的转变,词中意象也产生了一定变化。
关键词:李清照;意象;南渡;变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在仕宦之门、诗书之家。其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是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善属文,工词章,名列北宋“后四学士”,曾受苏轼的赏识;其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能诗善文。李清照家中藏书甚丰,父母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强烈的文学兴趣,使她自幼受到浓厚文学艺术氛围的熏陶,加之其极富天资、聪敏好学,因而年少时即工书善画,精通音律,但相较而论,以词为长。李清照所作之词在宋时已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专辑刊行,惜均散佚,至明崇祯年间毛晋刻《漱玉词》十七首,为最早的李清照词作刻本。今留存确凿的李清照词作共有四十五首,然其中新意奔涌、经典迭出,万千意象被后代文人顿笔激赏、竞相模仿。清照词中既有春至秋归、山水之乐,也有闺阁心情、离情别绪,更有家难国殇、深愁大悲,几乎涵盖了其整个起落跌宕的人生历程,可是说是这个婉约词人的人生“词史”,因此其中的意象之丰富自不必赘言。细看李清照的词作,最常出现的意象有四个:“花”、“帘”、“酒”、“雁”。意象由“意”与“象”两个因素组成,文人对外界有所感,生“意”于心,于是借助诗词文章中的具体的“象”来表达心中之“意”,这样“象”就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而是蕴含作者感情的寄托物。本文将从李词中的丰富意象剖刀直入,一探究竟。
一、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在现存李清照的词中,通篇咏花的有六首,其中直接咏梅的词有三首,为《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玉楼春·红梅》、《满庭芳·残梅》;直接咏“菊”的词有一首,为《多丽·咏白菊》;直接咏“桂”的词有二首,为《鹧鸪天·桂》和《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明》。其余提及花的词句有二十一处,如提到梅的有:
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②
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秋千巷陌当时纸醉金迷,空虚奢侈的一般贵族迥然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怨王孙》)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
除了最受作者喜爱的、贯穿作者一生词作的梅花外,还有桂花、菊花、梨花、海棠、芍药等等。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花作为李词中最重要的意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花如娇颜
李清照或是以花自比,或是与花争魁,少女时代的清照的非但爱花,更自爱如花。就像《减字木兰花》中那个俊美俏皮的少女,在“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花虽美,人更美,怕心上人以为花比人美,偏要他细看相比,那黑发如云、斜髻慵挽,少女美丽活泼、娇嗔倔强的神韵立出行间。同时期的一首《点绛唇》展示出少女闺中生活的另一面:“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本是生性顽皮,趁后院无人来荡秋千,薄汗暗香、轻透纱衣,堪比清露微笼的梅花,忽而听到客访之声,匆匆跳下秋千,袜松钗落,慌慌张张拿青梅解围,装作正在赏花嗅梅,面带羞红,与梅相映,愈发显出少女的天真娇怯。李清照词中的花正是少女时代的她的化身,其眉目唇额、动静举止都与花有着万般相像。
(二)花诉愁绪
李清照婚后,赵明诚时常出游,独居寂寥,思夫难耐,于是有了这首众人传诵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佳节,本该享家人团聚之乐,而丈夫却不在身边,只能独守空房,在暗淡的黄昏中对着憔悴的菊花频频举杯,借以消思夫之苦、相隔之愁,哪料彻骨西风卷帘袭来,更添一份凄凉忧郁,使人更比菊瘦。一人一花,相对相望,同是肌骨消损、愁锁眉梢,花在这里是作者的倾诉愁绪的精神伙伴、闺房知己,也是作者愁绪的外化具象。少妇时思夫之愁尚可用几株菊花来形容,然而待到晚年,家破国亡,漂泊无依,经历这些动荡之后的愁绪已非一朵黄花的憔悴可比,请看《声声慢》中的倾诉:“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