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2011.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8章鱼病学文字材料2011

病名、病原、症状(偶数)、流行(奇数)、防控(序号为奇数)、诊断(序号为偶数) 第6章 鱼类寄生虫病 在自然界中,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它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般称为共生生活。 寄生是共生生活中的一种类型,共生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 在寄生生活关系中,包括寄生物(parasite)和宿主(host)两个方面。寄生物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寄生物带给宿主不同程度的危害,也即宿主发生疾病,甚至导致宿主死亡。 寄生虫概念? 寄生虫类型有哪些?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寄生虫类型: A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 B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 C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 D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E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 A 鞭毛虫病 鞭毛虫属于肉足鞭毛门,鞭毛亚门的动鞭毛纲。 鞭毛虫的个体较小,无叶绿素,有1根或多根鞭毛,鞭毛除了作运动胞器外,尚有感觉和助于捕食的作用。 引起水生动物患病的常见鞭毛虫有锥体虫、隐鞭虫、口丝虫、六前鞭毛虫、卡拉虫,主要危害淡水、海水鱼类的鱼苗、鱼种,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1 波豆虫病(ichthyobodiasis) 1.1 病原 波豆虫病是由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rix)引起的鱼病。属动基体目,波豆科。 虫体自由游动时呈圆形,背面隆起,腹面凹陷;固着时背腹侧扁。 虫体侧面观呈卵形或椭圆形,腹面观呈汤匙形。 腹面有1条纵的口沟,从口沟端长出2根鞭毛,沿鞭毛沟伸向体后而游离。 虫体用2根鞭毛作为附着的胞器,插入寄主的皮肤或鳃组织中。 圆形胞核位于虫体中部,胞核后有1个伸缩胞。 1.2 流行情况 此病是世界性鱼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水温4~30℃均能发病,但飘游鱼波豆虫的繁殖适温是12~25℃,因此一般流行于春秋两季。两广地区以冬末春初最流行。 该病对鱼苗、鱼种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各种温水及冷水性淡水鱼,如草、鲢、鳙、鲤、鲫、金鱼等都可感染。 放养后三、四天的鱼苗或从鱼卵孵出6 ~8d的鱼苗即可受害,且病程短,发病后2 ~3d病鱼即开始大量死亡。 2龄鱼也常大量感染,一般不引起死亡。 1.3 症状 鱼波豆虫是侵袭皮肤、鳃及鳍条的寄生虫。当皮肤上大量寄生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辩认出暗淡的小斑点。 病鱼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体表及鳃黏液分泌增加,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膜。 病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甚至病鱼丧失食欲,鳍条折叠,漂浮水面,呼吸困难而死。 1.4 病理变化 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被鱼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细菌和水霉菌容易侵入,引起溃疡。 感染的鳃小片相互粘连,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游泳迟钝,不久便死亡。 2龄以上大鲤鱼患病严重时,可引起鳞囊内积水、竖鳞等症状。 1.5 诊断 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初步诊断。 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发现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即可做出诊断。 1.6 防控 池塘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养殖期间排污彻底,保持池底清洁。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 鱼种过冬前,用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每立方米水用药8g,浸洗20~30min。 病鱼池用0.7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 2 鳃隐鞭虫病 2.1病原 是由鞭毛虫纲的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a)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属动基体目波豆科。 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构成波动膜之后,伸出体外为后鞭毛。 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 2.2 流行情况 ?鳃隐鞭虫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池塘养殖鱼类均能感染。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能引起鱼生病和造成大量死亡,对夏花草鱼种特别敏感。以7~9月份最为严重。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而虫体离开该寄主后,可以在水中生活1 ~2d,即有可能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 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3 症状 病鱼早期鳃部无明显的病症,只是表现粘液较多。 当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不摄食,游动缓慢,体色暗黑,鱼体消瘦,以致死亡。 2.4 病理变化 鳃隐鞭虫用后鞭毛插入鳃上皮细胞,患病早期鳃小片的毛细血管轻度充血、渗出,鳃丝肿胀,黏液分泌增生。 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鱼鳃时,能破坏鳃丝上皮和产生凝血酶,引起病鱼溶血,使鳃小片血管堵塞,粘液增多,以致坏死。 2.5 诊断 取病鱼鳃丝或血液置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借助显微镜来检查。 离开组织的虫体在玻璃片上不断地扭动前进,波动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