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现代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现代进展

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现代进展 孟繁茂 付俊岩 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 ? 提要 本文简述了微合金化元素Nb、Ti、V、B等在非调质钢中的应用以及非调质钢在厚板型钢、轨钢、棒钢、锻件等制品的生产技术现代进展。 主题词 铌 微合金非调质钢 TMCP TPCP TSC TMT ? Current Situation of Non Quenched-Tempered Micro-alloyed Steel Meng Fanmao Fu Junyan (CITIC-CBMM Microalloying Technology Center)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microalloying elements Nb, Ti, V and B on the non quenched- tempered steels and technology of producing non quenched-tempered steels such as heavy plate section, rail, bar and forgings products. Key Words Niobium, non Quenched-Tempered Micro-alloyed Steel, TMCP, TPCP, TSC, TMT 1 前言 非调质高强度钢定义为在轧延状态或常化处理状态通常具有高强度钢的性能的钢材[18]。 微合金化技术和控轧控冷技术相互作用是非调质钢生产的物理冶金在线(生产线)调质的过程,省却了调质处理再加热,取得了调质钢或超过它的性能。仅此一点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方面就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钢铁产业,特别是高层建筑、高压线塔、大型桥梁、钢轨、矿井结构、海上平台、海上大型浮体、舰船、码头建设、大型土木、汽车、能源、电力等的钢铁产业都随着钢产量的增加而增长,它是社会发展的钢铁文明的一方面,是社会所追逐的目标,它是现代文明之显在标志。美国钢铁产业达50~60亿吨,日本也有15~20亿吨。钢铁是善待人与地球的绿色材料,它将永久性的发展。非调质钢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性能/价格远优于调质钢,且节约矿产资源和能源,非调质钢的产量与品种的多样性是钢铁强国的标志。 一种新型非调质钢的问世都伴随着微合金化研究的新发现和TMCP的新拓展,甚至设备的更新、改造。超细晶粒的研究是这一趋势的“先头部队”。固溶铌对晶界的拖曳作用,相变的抑制作用,应变诱导行为的促进作用,正在为众多研究学者所重视。催促新钢材的诞生,革新型的超大功率和特殊型的加工设备,超冷设备将向前发展。 非调质钢的发展是微合金化技术和热机械处理及其冷却技术发展的结晶。钢种及工艺已成庞大系列,本文不能全面容纳,只就大断面产品,铌有特别贡献的厚板,H型钢、棒钢以及形状复杂的大型锻件等铁素体、珠光体型、马氏体型、双相型、贝氏体型的非调质钢,从实用出发,以实例介绍给钢材生产与钢材使用部门。 2 微合金化非调质钢工程设计 作为概念必须了解现代化的微合金化非调质钢的生产是微合金化元素的应用和TMCP或其拓展工艺相结合。所以,钢质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采用Nb、V、Ti、B等的微合金化元素和控制加工热处理及其冷却控制工艺。各种冶金因素的控制水平决定了生产钢的主要性能指标。 2.1 锻造微合金化非调质钢 这类高强度非调质钢生产技术要求高,不易掌握。在锻造过程中各部位变形量不一,温度分布不均匀,奥氏体晶粒变形与再结晶倾向复杂多变,最易生产混晶和晶粒异常长大。因而淬透性产生不均匀的变化。因此化学成分与工艺设计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2.1.1 拓宽非再结晶热加工温度区间 即提高再结晶停止温度(Tnr)[1],降低Ar3转变温度。铌是提高Tnr降低Ar3最有效的元素,见图1,Mneq公式和图3,图5。 铌即可提高Tnr又可降低Ar3点使控轧温度拓宽为200℃左右,对温度不均匀的晶粒控制极为有利。非再结晶区的加工,变形量可累加计总变形量,因而能够防止临界变形对晶粒度的影响。 2.1.2 混晶现象的解决技术 晶粒粗化开始领先于晶粒细化质点的完全溶解,并发生于质点粗化到某临 半径rc时。rc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Ro是基体奥氏体晶粒半径,f是晶粒细化质点的体积分数,Z是粗大晶粒与其相邻小晶粒的半径之比,称之为混晶比。 当Ostwald成熟时,即溶度积平衡,体积分数f不变,但小于rc的质点溶解,而大于rc质点长大,结果阻止晶粒长大的质点密度下降,质点对晶界的“钉札”作用失去平衡,表面自由能较大的小晶粒被相邻的大晶粒吞蚀,大晶粒继续长,继续下去变成晶粒异常长大。热加工应避开混晶区。Nb的混晶区最高,Nb 微合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