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配合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及溶栓中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5例下腔静脉置入加导管内溶栓治疗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症状减轻,患肢肿胀消退,阻塞段血管再通,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b)―10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主要由静脉曲张、长期卧床、腹部手术后、妊娠、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所致,临床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感染溃烂,主要并发症为肺栓塞。对于单纯抗凝,外科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国外医学界采用影像监视下导管介入方法进行深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我院于2004年6月~2007年8月对25例DVT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加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6~68岁。术前全部病例均行患肢CT和DSA血管造影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方法
在影像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先行下腔静脉注入造影剂,明确血栓位置、范围和程度并摄片记录,做好标记,用输送器将滤器置于下腔静脉Ⅲ,本组均使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再采用溶栓导管腔内溶栓,置导管顶端于血栓末端,留置导管3~5 d,将15万~20万U尿激酶稀释至50 m1连接溶栓导管,在半小时内匀速注入,1次/d,在腔内导管溶栓的同时,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钠7 d。随后口服抗凝药物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维持3~6个月。
2 结果
本组25例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术后持续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患者肢体疼痛消失,水肿明显消退。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阻塞血管再通,肢体行动自如,恢复正常。本组25例中。治愈23例,治愈率为92%,2例好转。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因下肢肿胀、明显疼痛并且长时间制动、卧床等,容易出现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失落、焦虑等,尤其担心术中有意外或手术不成功、术中有痛苦,特别是对介入溶栓缺乏了解,对接受介入治疗信心不足。因此,介入室护士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该治疗方法的优点、适应证、术中、术后的配合以及注意事项等,介绍介入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的先进仪器设备,让患者亲自参与治疗效果的观察,配合完成手术治疗。
3.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碘过敏试验、备皮、造影剂及抗生素试验。患者术前禁食4 h,术前晚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介入室护士准备好术中所需的器械及抢救药品,做好介入室的消毒工作。
3.3 术中护理
①介入室护士接患者并协助其躺在治疗床上,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电监护及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同时与患者深切交谈,创造轻松的手术氛围,稳定患者情绪,分散其对手术的注意力。②打开手术包,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皮肤消毒,铺手术单,穿手术衣。铺无菌布罩,递上术中所需的导管、导丝、动脉鞘、注射器以及造影剂、生理盐水、肝素钠等。③介入室护士将患者资料输入电脑,做好图像采集。然后将用物做好登记,完成术中各项护理记录。④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随时与患者交谈。由于介入手术治疗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意识完全清醒,所以,护士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按摩,进行心理干预。⑤医生将溶栓导管置于适当位置以后,护士迅速溶解尿激酶50万u,递给医生由动脉推注。再溶解尿酶100万u静脉滴注,滴速为60~80滴/min,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
3.4 术后护理
①记录患者手术结束时间,3 h撤掉压迫止血沙袋,嘱患者肢体平伸,卧床6 h,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下肢皮肤颜色、深度、肿胀情况。②穿刺部位护理,监测股静脉穿刺处的留置导管是否脱落、阻塞、移位,保证导管三通及连接管与微量泵连接牢固,以确保溶栓药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敷料1次,严格无菌操作,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或出现血肿,防止感染。③保持关节功能位,用软枕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④遵医嘱按时静脉给予溶栓药物。严格控制滴速,同时口服阿司匹林。
3.5 监测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
密切观察体温及患肢皮肤色泽、水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