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堂高中地理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说明(实行).DOC

2014年金堂高中地理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说明(实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金堂高中地理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说明(实行)

高中地理 考试内容及范围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3 实验版》 ( 绿色封面 ) 约 20%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大纲说明(四川版 文科)》 约10% 3.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实施意见(试行)。约5% 4、 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约50% 5、 高中教材必修1某章节的解读 约15% 二、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 单项选择题 40分,共10个小题(高考试题) 填空题 20分 共20个空(课标内容) 考纲、课标、 教材解读 30分 共2个小题(教材、考纲解读) 高考综合题 10分 共一个题(高考试题) 三、样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下面我国华北某钢铁工业区热岛效应图,回答6--8题。 6.O、P两地天气受该工业区的影响较大,有关两地天气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O地夏季多雨,P地冬季多雾 B.O地夏季多雾,P地冬季多雨 C.O地冬季多雪,P地夏季多雨 D.O地冬季多雾,P地夏季多雨 7.近年来该工业区规模扩大,周边的雾霾天气却大为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①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钢铁的市场需求减少  ②技术水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  ③厂区交通条件的改善  ④工业区周边第一产业的发展 ⑤企业产业链的延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8.对雾霾天气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 (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下图为一年中甲、乙两地日出时间差值,差值为正,表示甲地日出比乙地早。读图回答9~10题。 4 9.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日期,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b点对应日期,全球昼夜平分 C.c点对应日期,可能为夏至日       D.d点对应日期,直射点往南移 10.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 ( ) A.9°  B.12°  C.18° D.30° (二)、填空题:每分,共分。共分。 B值 29.4 71.4 63.2 32.9 53.2 41.7 37.2 A值 148 106 90.4 70.6 71.2 85.9 65.2 材料三:长江流域城市群(每个城市群的中心性指数为该城市群内所有城市中心性指数之和)中心性指数的等级划分图(图9)。 (1)概述上海中心性指数结构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三,简述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城市群中心性指数的等级特征并简析原因。(4分) (3)如何提高重庆城市群的中心性指数?(2分) (三)、教材教法(15分) 当前新课程教学提倡,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应该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尤其重要。教学策略根据它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1)教学传递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是指教学信息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传递给学习者的。这里的传递只是表示一种信息流向,不等于讲授和灌输。因而教学中就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学习)媒体,依据怎样的呈现顺序,通过怎样的一种形式来传递给学生。(2)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是指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主要有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 (3) 教学管理策略: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进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活动的控制管理。 阅读上述材料,以地理教材“褶皱山、断块山”为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四)、《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大纲说明(四川版 文科)》 中“地壳物质循环” ,并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3 实验版》中地理必修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进行解读 (15分) 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岩石”这一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重点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因此对于矿物、三大类岩石的具体特征等内容可以不在教学中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从“行为条件”、“行为动词”的要求,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1)知识铺垫——岩石的分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2)阅读并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