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簇头选择

New clustering technique in a sensor network for a connection durability improvement 新的改善连接持久性的传感器网络 分簇技术 卢旭 摘要 LEACH技术是已有的众多路由技术中的代表,它是传感器网络环境中一种基于簇的研究方法。 该技术是用来管理由很多有效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网络群的。不过,信息簇群以这种方式传输数据可能因为故障产生一个致命问题,就是考虑不到簇头用来管理簇成员的剩余能量。本文我们将解决该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分簇技术来实现一个簇群的管理。 1 引言 传感器网络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兴趣,它可以用于很多恶劣的环境监控,如天气测量、军事行动等很多具体的应用场合。传感器节点发送信息,由sink节点周期性地收集,实现在特定场景的用途。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是否充分有效地使用这些能量,这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寿命和性能。在如网络相关群范围等的所有需考虑的事项外,负载于是成了一个对传感器网络非常重要的因素。 采用分簇环技术的LEACH是传感器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不过,LEACH并不是高能效的,因为在选择一个簇头时并没有考虑当选时能量的剩余量。 我们将考察我们的研究工作的合理性,新的分簇环技术可以选择一个候选节点和两个簇头节点,高能效地维护网络的通信,通过对其仿真来补偿LEACH的缺陷。 2.相关工作 2.1. 基于簇的路由协议 基于簇的路有协议的优点是通过减少节点相似信息的重复发送来降低能耗,这样就可以提高能效了。换句话说就是,它构建簇来感知数据,通过簇头对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来减少相似事件信息,对于能量有效的路由一般是可以这样开始的。基于簇的路由协议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簇的协议以LEACH为代表。LEACH是随机选举簇头的,所有簇的节点都有机会成为簇头。LEACH由一个叫轮的时间单位组成,每个阶段都由一个组成阶段和TDMA时间表组成。在簇组成阶段选举出簇头,当簇头选定了,就会发送给节点一个广播信息,还会构建一个TDMA时间表发送给簇内节点。之后簇内节点就根据TDMA时间表确定的时间来发送数据,通过及时进入睡眠模式来减少能耗。然而,由于选择簇头没有考虑节点的能量,簇头节点可能能量耗尽,网络连接也会不正常,危机就会产生。 除了LEACH之外,LEACH-C和HEED也是基于簇的协议。 2.2. NS2:网络仿真器 本文用NS2仿真器来实现仿真。 基于1988年的研究工作,1989年由UC Berkeley的LBNL实验室的网络研究工作组开发出了网络仿真工具ns-1,ns-2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NS可用于TCP、路有协议、多播协议、RTP以及SRM等的仿真。它是一个可以实现很多场景来对网络协议进行仿真的网络仿真工具,现在已得到广泛使用。 3.提出的算法 3.1. 模型 本文的设计基于LEACH,又弥补LEACH的一个缺陷。 LEACH的问题是簇头选举并不一定是高能效的。另外,当选举出错误的簇头时,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的问题可能就会出现了。 例如,当一个选为簇头的节点的剩余能量不足时,属于这个簇的节点可能就不能准确地传输数据到基站。这样,簇头就会提前死亡。这样的话在簇内收集到的有用的信息都不能被用到了。所以在选择簇头时能量多少是很重要的,必须根据节点的特性来选择簇头。 基站计算位置信息和节点的剩余能量,每个节点都选一个簇头。基站发送查询信息给每个节点,节点通过响应信息发送查询结果给基站,包括节点能量和位置信息。然后基站选择一个候选簇头逐节点地收集这些信息。当3个节点这个选举出来后,没有选择这个簇头的节点就在中间形成簇,如图2(a)所示。 如果确认工作是在两个簇头节点和候选节点之间完成的话,收集数据的簇头就生成一个TDMA时间表,再把其发送给所有节点。这3个节点根据时间表来发送他们的剩余能量。 时间表完成了,数据传输才能开始。当数据传输开始,簇头获取数据如图2(b)所示,数据经过融合和压缩。图2(c)表示簇头在接收到数据并经过融合和压缩之后,把数据发送到基站。 3.2. 簇头选择 轮换簇头是为了使得能耗均匀。式(1)和(2)中决定一个关键值,大的一个当选为簇头。 Eresi是节点的剩余能量总量,EINIT是节点的初始能量总量。CHpnt是簇头在整个网络中的比例。通过计算发现5%是最佳的簇头百分比。 式(1)是单个节点的关键值,(2)是整个网络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