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4`2中国近现代交通通信.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4`2中国近现代交通通信

1.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  )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杂志的创办 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 解析 题目中强调传统的粗略时间观念被精确的时间观念替代,A、C两项与时间关系较远,所以可以排除。B、D两项虽然都与时间有关,但是报刊发行时间的精准程度显然要低于交通通信工具,所以选D项。 答案 D 2.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 A.清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解析 20世纪初,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同时出现,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并没有消失。 答案 D 3.当筑造铁路的权利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持建成了淞沪铁路(右图为当年淞沪铁路公司上海站)。这些资料说明了(  ) 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B.受西方影响,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 C.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比较关键,淞沪铁路的修建从侧面说明了国人对交通近代化的期盼,从而使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故选B项。 由“1898年”排除A、D两项; 189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 答案 B 4.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结合所学判断此项发明应为(  ) A.火车 B.电话 C.轮船 D.电报 解析 根据材料“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答案 B 5.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近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上四个选项均正确。 答案 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 材料二 1871年,英国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 材料三 1874年日本侵台战争后,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局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所属淮军各营的电报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 解析 可结合材料中“遭到清廷婉拒”“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等信息,概括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 答案 变化历程:由最初的坚决抵制,到后来有条件地接受(或允许西方列强开设电报),再到最后的自主发展。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可依据材料中“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等信息,从对中外差距的认识、洋务运动的推动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主要原因:列强侵略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办洋务运动的直接促进;清政府加强国防事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根本需要。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项目 表现 人力牵引 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19世纪中后期 传入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表现 自行车 机 械牵 引 电车 1906年,第一个 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上海在1924年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在 的推动下,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建成第一艘轮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铁路建设发展迅速 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 汽车 轮船 火车 飞机 有轨电车 洋务运动 2.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 (2)多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铁路运输 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