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姚澄-叶至诚 艺术伉俪风雨人生
姚澄\叶至诚 艺术伉俪风雨人生锡剧名角姚澄闻名江南一带,她先后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胡志明等国内外高层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同时,她和叶圣陶之子、著名作家叶至诚这对人生伴侣的风雨人生,也有一言难尽的苦辣酸甜。
嫁进名人家庭却浑然不知
1926年,姚澄出生在江阴东门外山观乡姚家埭村。早年曾被父亲姚根宝送到戏班子学唱“滩簧”(锡剧前身)。成为名旦后,在师父顾嘉生的戏班子里场场唱主角,名扬江南。顾嘉生为防姚澄“跳槽”,千方百计为她撮合一门婚事,把一直未成气候的姚澄师弟张民介绍给她。但婚后张民恋上了麻将,且对姚澄责怪打骂,致使两人感情裂痕越来越深,到1949年终于离婚。
全国解放后,姚澄辞别旧戏班,加入了苏南文工团。后来加盟“先声实验锡剧团”。1952年末,“先声实验锡剧团”由无锡调往省会南京。在这个全新的艺术殿堂,姚澄更加红火起来。
一天,远在北京文化部艺术处的叶林来信给姚澄介绍对象,是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叶至诚。叶林和叶至诚曾同在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有过很多愉快的合作,跟姚澄又十分熟悉。想到两个单身的友人,他于是当起了月老。而当时,叶至诚也看过姚澄的许多演出,觉得在舞台上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朴实、大方、入戏,从她的眼睛里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澜,毫不做作。在他所见的戏曲艺术之中,像姚澄这样的演员是颇难得的。可是他却不曾有过向姚澄求爱的想法,因为前些时他经历了一次失恋。叶林的一番话使他鼓起勇气带着叶林的信,找到姚澄的党支部书记程茹辛请求援助。
然而,当姚澄大胆地用眼神打量走进屋来的叶至诚时,她却有点失望了。面前这个汉子,过于不修边幅,纽扣扣错了号,两个裤脚管卷得一高一低;似乎精神上有点啥毛病。于是,她坦诚地说了句:“让我考虑考虑。”没想到叶至诚一听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我就只想请你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在外地巡演的姚澄收到了叶至诚的一封来信,开头就见写了句“砻糠搓绳起头难”。其实,姚澄几乎征求遍了全团同志的意见,都是百分之百赞同。她于是回过头来反省自已,觉得叶林在那封信中讲得也有道理,于是,她给叶至诚写了封回信,把一些所思所想和盘托出,真心倾诉了一番。从此,两人书信来往频繁,套用叶至诚父亲叶圣陶的一个比喻,“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持续不断。到姚澄随团回到南京的时候,双方在感情上已经靠拢了。
但这时姚澄尚不知叶至诚的父亲竟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正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至诚从不多提家事,她也没问过。在她的眼里,叶至诚和他的名字一样,诚实、善良,这就足够了,哪有心思去“考察”人家家庭背景呢。
热恋来得飞快。两人开始履行各自的义务。姚澄关心着叶至诚的衣着,叶至诚则不断给姚澄带去各种文学和青年修养的书籍。那时叶至诚每天下了班,立即就往锡剧团赶。而姚澄平日演出极忙,还有接待外宾的任务,要参加接、送、表演、陪同进餐和游览活动。所以每一次叶至诚到后,必须得坐在她宿舍里,眼巴巴地等她办完其他事后,才能说会儿悄悄话。没多久,两人谁也离不开谁。婚事可一切从简进行,婚期定在当年的9月20日。
万没想到,叶至诚的母亲胡墨林喜闻儿子婚娶,急忙提前从北京赶来为新人张罗婚事,并带来了600元钱和亲人们的礼物。这样,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家具全买了回来,剩下的钱宴请亲朋好友。在张罗婚事的紧锣密鼓中,这位比丈夫叶圣陶学历还高的婆婆,对即将过门的儿媳妇喜欢得不得了,和姚澄睡在一张上下铺床上,无话不谈,那亲热劲真让外人羡慕不已。有意思的是,婆婆虽也捎来了公公叶圣陶的祝贺,但正在努力学文化的姚澄却并不知道叶圣陶除了是公公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头衔,只晓得结婚后叫他“爸”就行了。
1953年9月20日这一天,姚澄和叶至诚的婚礼隆重而又热闹。筵席上,大家要新人讲恋爱故事,当姚澄讲到叶至诚那句“砻糠搓绳起头难”时,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一杯接一杯“罚”新郎喝酒……
婚后,两人的生活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姚澄按照叶至诚母亲和老同学们的习惯,亲昵地唤他叫“三官”。在夫君的指导下,姚澄认真学习了《德伯家的苔丝》《巴黎圣母院》《安娜》等中外名著,使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得到长足提高,为日后艺术事业的辉煌打下了基础。一天晚上她在上文化课时,学到了课本里的《多收了三五斗》,听文化教员讲:“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姚澄的公公。叶圣陶可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现在北京做大官。”姚澄一听愣住了,方知自己稀里糊涂嫁进了名人家族,就激动地对一直蒙着她的叶至诚说:“我还一直不知道我公公就是叶圣陶,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这有什么可夸耀的,我总不能在你面前吹嘘自己是某某人的儿子吧!”
很快,姚澄用刚学到的文化知识,给公公叶圣陶去了一封信,公公在回信中夸赞她“写得亲切流畅”,嘱咐她要演好锡剧,希望不久能亲眼看到她演的剧目。
夫写剧本妻演戏
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