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停车文章搜集
大部分停车位常年闲置大城市“停车难”,让立体停车场应时兴起。据统计,目前,北京的立体车库共92处,拥有1万多停车位,但是大部分停车位常年闲置,修建立体车库并没有缓解停车难题。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司机宁可等地面停车场,也不去立体车库。一位正在地面停车的张先生说,以前停过立体车库,但取车发生过由于机器故障而取不出车的情况,“我很害怕车被砸坏了。” 据了解,北京的立体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至今,虽出现过一些小毛病,但并未出现砸坏车辆的大事故。各立体停车场都有专门技术人员及时解决故障,来保证存取车的方便,保障司机的权益。 但人们还是觉得立体车库不方便。李女士告诉笔者:“取车很费时间,哪如在地面上开了车就走方便呀?有一次,我刚把车存好,发现谈判用的重要资料落在车上了,最后只好把车取出来拿东西。” 立体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按照设计要求,即便是最难存取的车位,一次取车时间也不应该超过两分钟,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立体停车库的发展。 此外,很多司机拒绝使用立体停车场是因为觉得它收费高,“一样停车,在地面上节约时间不说,也便宜,就2块钱一小时,立体停车场一小时要收5块钱”,吴先生这样告诉笔者。 投资与回报不成比例 使用率不高,必然导致投资回报周期的拉长。北京东方王府井车楼管理公司“名车港”立体停车楼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立体停车场不但前期投资成本较高,设备维护费用、工人工资、折旧费等也不低。他所在的停车场投资3000万元,一个月营业额仅5万元,除去人员培训、用电、设备维护等费用基本上不赚什么钱。据了解,北京市其他立体停车场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是在微利甚至保本经营。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投资与回报不成比例的原因在于:首先,与司机的思维习惯有关,认为地上有车位,懒得费劲去找立体停车场;其次,部分司机认为装修不错、设备先进的立体停车场一定价格高;最后,这些停车场,要么隐藏在漂亮的写字楼后,要么矗立在停车院最不显眼的地方,不是很容易被司机发现。 立体停车场是发展趋势 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会长任伯淼表示,立体停车场发展缓慢,首先,立体停车场行业在我国还是新兴行业,人们要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其次,收费标准起不到杠杆作用,目前大多数地方平面收费比立体停车收费低。 任伯淼指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汽车的大量增加,立体停车是今后停车改革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采用立体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然出路。他介绍说,立体车库优点很多,占地少,容量大,利用效率高;泊车与取车全自动化,省时省力又省事;安全并有效防盗,耗能少,冬暖夏凉,干净卫生,不需要强大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此外,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立体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节能。当然,立体停车场对设备制造、安装、运行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据悉,国外早已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停车场。日本开发出一种机动灵活、经济实惠、适合于不同地形特别是适合于家庭使用的双层停车设备,可以减少存车所用的费用,对于一家有两辆车或四辆车最为合适;瑞典发展一种用机器人管的高层停车场,人进不了库内,可有效防盗。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要真正实现立体停车场“物尽其用”,一方面,需要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司机逐步认识立体停车场的优点。《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16日 第十六版)立体停车库就像书架一样把车子分层排列,在一个单位的面积上可以容纳多个车位,占地少且容量大,同时,它还具有全自动化、卫生、安全并能有效防盗等优点。但设备先进的立体停车库因停车门槛高反而限制了自身发展。前两天申城飞雪,记者在九江路某立体停车库外看到,一辆车身积有冰雪的车辆被车库拒之门外。“我们车库已被烧坏了一个零件。”该立体停车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一辆车顶上还有未融冰雪的车开进停车库后,融化的雪水导致零件被烧掉。因此该车库规定所有车身积雪的车必须先将冰雪除掉才能停进该车库。实际上,设备先进的立体停车场并不仅仅只遭遇到“冰雪”尴尬。一些车主告诉记者:“立体停车库取车太麻烦。”据某立体停车库工作人员介绍,从理论上说,从该车库取一辆车需花1-2分钟,但在取车高峰期,往往会出现排队候车的情况,如果遇上机械故障则要等更长的时间,一些赶时间的车主在等车时也抱怨:“与其这样还不如停在马路上”。 另外,本市大部分立体停车库都是7-10年前设计建造的,当时设计的停车位已经跟不上现在一些车型的变化,如加长林肯、“身躯庞大”的依维柯等型号的车辆就难以挤进搁板之间。此外,还有一些新上路的车主表示,他们的车技还不高明,一看到立体车库就头疼。在那么小的一块板上停车,必须准确到位,难度几乎和考驾照相当。 成本收回遇阻 记者从沪上几家大型立体停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