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聚腺苷酸化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过程及细菌的RNA加工过程.PDF

RNA聚腺苷酸化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过程及细菌的RNA加工过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NA聚腺苷酸化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过程及细菌的RNA加工过程

RNA 聚腺苷酸化参与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过程及细菌的RNA 加工过程 摘要 本文综述了RNA 的聚腺苷酸化在真核生物转录终止过程参与的机制,包括RNA 聚合酶 II 最大亚基C 末端结构域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RNA 的聚腺苷酸化在细菌中的发现与其的 生理功能。 1. RNA 聚腺苷酸化概述 聚腺苷酸化/多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是一种对RNA 的转录后修饰,指在 RNA 的 3端加上一段聚腺苷酸残基,这段残基由多个腺苷酸组成,即也可看作一段只有腺嘌呤碱基 的RNA延伸。在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这是mRNA 前体加工成为可翻译的成熟mRNA 的步骤之一,也是基因表达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细胞核内一段基因转录成RNA 完成后,多聚腺苷酸化现象就会出现。首先由蛋白质 复合物切割下新合成的mRNA 前体的3’端大部分片段,这些蛋白质接着在RNA 的3’端合成 poly(A)尾。在一些基因中,poly(A)尾与RNA 的结合有多个可能的位点,这种现象被称作选 择性多聚腺苷酸化。(1)一般来说Poly(A)尾会随着时间变短,当短至一定长度,mRNA 将会 被酶降解(2)。然而在一些细胞类型中,具有短多聚腺苷酸尾的mRNA 将会在细胞质中进行 再一次的聚腺苷酸化。(3) 2. RNA 聚腺苷酸化影响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2.1 依赖poly(A)加工信号的转录终止 已知原核生物中的转录终止分为两种:依赖Rho 因子的转录终止,不依赖Rho 因子的 转录终止。而对于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机制还了解不多,目前提出了两种转录终止模式:依 赖poly(A)加工信号和依赖Sen1 的转录终止。这两种转录终止模式的选择,是通过RNA 聚合 酶C 末端结构域(carboxy-terminal domain, CTD)末端磷酸化的变化来调控的。 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CPSF)、切割活化因子(CstF)、切割因子I(CFI)等多种蛋白形成的 多蛋白复合物(4)切割新合成RNA 的3’端大部分序列,并在3’端形成poly(A)尾。CPSF 在RNA 上的结合位点通常包含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AAUAAA,在其结合位点下游约10-30 个核苷酸 的位置CPSF 催化对RNA 的切割(5)。 随着转录的进行,RNA 聚合酶II 的CTD 磷酸化发生变化。当RNA 聚合酶II 通过聚腺苷 酸化信号序列,pol II 复合物变构,(6)CPSF 随之与RNA 结合。接着CstF 和CFI 特异性结合到 RNA 上,使转录暂停,启动切割。上述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位点在不同的真核生物组中往往 不同。如人类的聚腺苷酸化位点通常包含AAUAAA(7),而该序列在植物中则比较少见(8)。 完成切割后,多聚腺苷酸聚合酶(PAP)将三磷酸腺苷合成腺苷酸单元(9),并催化聚腺苷 酸加至上游切割产物的3’端形成poly(A)尾的反应,同时细胞核内的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 II(PABII)结合至poly(A)尾以增加PAP 与RNA 的亲和性。 当聚腺苷酸的长度为约250 个核苷酸 (人类)时,PABII 无法继续与CPSF 结合,聚腺苷 酸化停止,并由此决定poly(A)尾的长度。(10, 11)同时CPSF 和RNA 聚合酶II 结合,并向其发 送停止转录的信号。(12, 13)下游切割产物在5’-RNA 核酸外切酶作用下被降解,转录终止。 (14) 2.2 C 末端结构域磷酸化与聚腺苷酸化蛋白复合物共同作用影响转录终止 大量实验表明, RNA 聚合酶II 最大亚基C 末端结构域以及它和转录终止相关因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真核生物的mRNA 转录终止。 RNA 聚合酶II为多亚基复合物,其中的最大亚基Rpb1含有一个独特的C末端结构域(CTD), CTD 由多个串联的七氨基酸残基(YSPTSPS)重复构成,末端为10 个其他氨基酸序列,七氨基 酸序列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而末端的10 个氨基酸仅在脊椎动物中保守。(14, 15)而七氨 基酸序列的重复数目也随着不同物种基因组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多。 CTD 不同的磷酸化形式被认为是不同mRNA 加工因子的结合位点,并由此连接转录过程 与mRNA 的加工过程。(16)CTD 的七氨基酸重复序列中含有两个可以被磷酸化修饰的丝氨酸 残基位点Ser2 和Ser5,当用激酶抑制剂处理后,mRNA 前体3’端的切割与分离被阻断,说 明CTD 的磷酸化活化形式介导了转录终止。(17) Ser2 与Ser5 的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