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公民社会构建作用
探析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公民社会构建作用【摘 要】我国农民社会能否尽早步入公民社会,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国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先后有20万大学毕业生奔赴农村投身现代化建设,他们在带去农民急需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去了大学教育所赋予的公民意识。重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普及作用,完善大学和民间的契合机制,是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大学生村官应在农村公民社会构建中扮演好大学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传播者、民间社团组建和权益维护的组织者、村民政治参与的引领者、农村知识普及和技术创新的实践者等几种角色,成为构建农村公民社会的主力军和有生力量。
【关键词】农村;公民社会构建;大学生村官
1.公民社会理论简述
1.1 公民社会概念
现代含义的“公民社会理论”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形成。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这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而也就是在抽象普遍性中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在黑格尔的基础上,马克思把公民社会主要理解为私人利益关系领域,它“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
美国政治学家柯亨和阿拉托在《市民社会和政治理论》中提出了“重建公民社会”的理论主张,认为应该把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把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当作公民社会的主体,并系统提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
国内研究者普遍将公民社会定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二分法”定义,即(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立在“国家─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公民社会在这里是指独立于国家,但又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生活领域及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价值或原则。另一类是(戈登·怀特的)“三分法”定义,即建立在“国家─经济─公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在此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
1.2 公民社会要素
学者何增科认为,就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四个:(1)私人领域:即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的领域。(2)公民社会组织(志愿性社会团体):它不是建立在血缘或地缘联系的基础上,成员的加入和退出是自愿的,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3)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介于私人生活和公共权威之间的非官方公共领域。(4)社会运动即通过社会运动反叛现实社会和实现理想社会。
公民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开放性、参与性以及法治原则等” ①。在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上,公民社会理论家提出了多种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公民社会制衡国家、公民社会对抗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
2.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不健全,已成为民族创新发展和社会有效管理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社会整合形式属于“皇权国家”与“宗法社会”相互作用。封建国家的行政权力长期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宗法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之中,成为整合分散的自然经济社会、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制度的强行闯入,旧有的小农经济渐自解体,皇权国家和宗法社会形式土崩瓦解,宗法社会意识也不再主宰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在突然丧失外部规约后,惯于生活在严格管制下的中国人一时变得不知所措,难以控制的破坏性冲动被充分释放出来,于是,近代的中国社会陷入了一片动荡混乱之中。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管理秩序,政治力量以计划体制的形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经济、文化、道德甚至私生活等各个领域,对社会进行全面干预,国家与社会之间呈现高度一体化。社会成员在盲目崇拜中逐步迷失了自我,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一方面,社会完全沦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一种附庸,国家与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减震装置”;另一方面,国家内部的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真正有效的“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多元文化迅猛冲击着社会各个层面,人们的主体性观念日益增强,社会财富以几何数倍增。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先天发育不足,人们的公民意识、社会管理机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因而造成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在多样化的脚趾发展中相互冲击、日趋混乱,社会责任意识严重缺失。在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
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农村公民社会构建虽困难重重,但事关农民素质提高,权益维护;事关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事关缩小城乡差距,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