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转变及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转变及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转变及构建权威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有四种:权力、威望;使人信服的力量;统治、威慑;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概括起来体现人的权威有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有专门知识的、使人信服的人;另一是指权力和有权力发号施令的人或团体。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他认为有两种形式的权威,一是“内在权威”,一是“外在权威”,他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教师应该有权威,而且这种权威主要来自“内在权威”已是人们的共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权威必然随着课程的改革而改变,所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变及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科层权威转向道德权威的构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是学校科层体制中的一个组织结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决策者、统治者,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命令与执行的等级关系。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双方把对方看做一个对象:教师把学生看做认识、操纵的对象;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约束者,是帮助他达到学习目的的对象。显然,师生成为利益交换者,师生之间缺少灵魂深处的精神交流。新课程认为班级不是一个科层体制下的组织,而是一个师生情感和谐、共同产生信仰与价值以及生命力量、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应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精神和道德的呈现和发展过程;新课程中,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显然,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科层权威,需要构建内在的道德权威。 教师的道德权威主要体现在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和教学活动具有道德性方面。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道德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师的重要工作,道德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教师的道德人格是道德教育的资源、内容和手段,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学活动的道德性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公平、民主、人道以及追求人生价值和信仰。教师道德权威的构建需要教师做到:第一,要有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标准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它就像人的灵魂一样永恒地伴随着人而存在。教师要把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奉献教育作为自己的崇高信仰,这样才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规范,用信仰净化灵魂、提升精神。第二,坚持公平的教育原则。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一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有价值的群体氛围和都能参与的活动方式;一种能让每个人都不断感受到进步和体会到优势的评价方式;一种使学生遭遇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甚至是经受失败的机会等。第三,拥有人道的情怀。人道就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人道情怀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尊重和信任上。第四,实施有道德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有道德的课堂管理需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需要引导学生实现内在控制,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消除“教师控制+学生服从”的课堂秩序,以便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秩序。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知识权威转向资源权威的构建 在传统教学中,束缚我国课堂教学的是两种知识观:一是客观主义知识观;一是权威主义知识观。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价值是中立的且具有真理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就最有权威,教师是教科书的传递者也具有知识权威,学生则是教科书和教师的服从者。权威主义知识观认为身居高位者掌握真理,知识是身居高位者的话语,知识产生于权力的势差。这样,学生的知识源自教师,教学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也是灌输意识形态的过程。新课程认为:课程知识要消除权威主义知识观,课程知识不仅要选择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显性、普遍性、中立性的体现知识真理性方面的知识,也要选择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隐性、地域性和价值性的体现知识深刻性方面的知识。新课程也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所以,新课程需要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资源权威。 教师的资源权威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开发、创新和共享方面。教师资源权威的构建需要教师做到:第一,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