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系统探究和实践
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系统探究和实践摘要: 针对南方矿区极薄煤层的客观条件,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提高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文从采煤工作面合理布置生产系统,改革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及装备配套使用,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举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Abstract: For the extremely thin coal seam in south mining area, to ensure the safety production, improve labor work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coal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his paper presents from the reasonabl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at coal face, reforming coal mining method,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upporting use, and coal fac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illustrates it by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关键词: 极薄煤层;开采;研究;实践
Key words: extremely thin coal seam;mining;research;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119—03
0 引言
极薄煤层是指煤层厚度在0.6米左右的煤层,在煤炭资源紧张的南方仍然在组织开采;因煤层薄,在技术、装备方面国家基本上无针对性的研究,同时给先进设备的使用带来了困难,客观上极薄煤层的开采给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带来了难度。特别是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重庆永荣矿区是生产优质低灰、低硫、低磷优质煤的大型矿区,位于渝西永川、荣昌县境内,已有五十余年的开采历史。开采煤层厚度0.5~0.6m的极薄煤层,煤层生产能力不足1t/m2,开采深度距地表垂深500~800m。由于煤层极薄,造成采煤工作面作业空间小,劳动条件差、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与劳动工效低,为矿井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困难,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形成了障碍,造成了影响。
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企业的发展,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以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提高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目标,四十多年来积极进取,不断努力发展采煤机械化,研究安全可靠与采煤工作面相适应的生产系统与采煤工艺,在极薄煤层实现了安全高效采煤,在矿井安全生产的进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开采经验。
下面以永荣矿区某矿井—37408(下)采煤工作面为例,介绍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生产系统实际配套技术方案及应用情况。
1 采煤工作面基本概况
该工作面煤层为单一煤层。煤岩层走向为N53°—60°E,煤岩层产状较稳定。开采煤层(大龙)位于三叠系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下部,俗称上煤组,大龙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细至中条带状结构,水平层状结构。煤层厚度0.61米,煤层倾角14度,老顶为深灰砂质粉砂岩,厚度8.2m。直接顶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含植物化石,厚度1.82m。伪顶为黑灰色泥岩含煤线、节理、裂隙发育,厚度0.61m。直接底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厚度1.79m。老底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厚度1.36m。
煤层硬度f=1—1.5,顶板类别为Ⅱ级Ⅱ类,煤尘爆炸指数30.60%,具有煤层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发火为二类,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重大水情水害威胁。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瓦斯含量约为6.0m3/吨。
2 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与主要配套生产系统
2.1 工作面布置方式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布置方式,普通采煤法采煤。单滚筒爬底板式采煤机落煤,采用DW06(08、10)—300/10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密集支柱配以木垛护顶,工作面煤炭采用刮板机运输。
2.2 生产系统
①运输系统。采煤工作面煤炭由运输巷经小电车牵引一吨“U”型矿车至其中车场溜煤眼后,经采区溜煤下山皮带机运到下采区煤仓,再由8t机车牵引一吨“U—1.1型”型矿车在采区煤仓放煤,经水平运输大巷运至井底车场后,经三级提升至地面煤仓。
②通风系统。采区提升下山→中部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