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一个冲突都是为了观众情绪
每一个冲突都是为了观众情绪从“闷片”到“型男”
宁浩曾做过自行车装配工、音乐人、舞台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摄影师、摄像师,还在太原话剧团干过一阵子。1997年,背着巨大的行李从北京站出来挤103路电车去北京师范大学时,宁浩并未想到日后他是大红大紫的导演。
北师大毕业时,宁浩的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得到了当时的《上学路上》导演方刚的赏识,“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导演。”那部毕业作品获得了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中国大学生电影数码媒体竞赛银奖。“我就被他的忽悠冲动了。”宁浩回忆这段经历时,还有点不好意思,他很害羞而内向。后来,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尽管学的是摄影,但他对导演的热爱以及自身的导演天分已经展露无疑。
2003年,宁浩讲了个故事,一个和尚为了修庙去满地化缘,碰见各种不靠谱的事。这个叫作《香火》的小制作电影在瑞士罗卡洛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第二年,他又讲了个故事,几个内蒙古小孩捡到一个乒乓球,得知是国宝后,想去北京献给国家。这个片叫《绿草地》,入选了2004年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他有机会加入了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在此扶植下,我们才看到了极具喜感的《疯狂的石头》。
《香火》和《绿草地》被认为是小众艺术片,是“闷”片,宁浩反问,是不是很多人看的就是商业片,很多人没看的就是文艺片呢?“也不见得,其实可能是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局限造成的。什么电影其实都是在讲故事,很多朋友看过《香火》和《绿草地》之后,也不会说那两部片子“闷”,两个故事我觉得也都是挺好玩的故事啊。”而对于人们质疑电影越来越商业化,宁浩很冷静,“我觉得很多人对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界定其实是错误的。没人看的影片未必就有多高艺术成就,票房高的影片未必就是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得看电影本身。”
现在,宁浩的片带给观众的是捧腹大笑、前俯后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过去的所谓“闷”片已经过去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类型片”的时代。2004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执行导演便是宁浩。这部电视剧激起了全国观众内心的深思和回响。但是宁浩显然不愿意更多的谈及这部电视剧,对他来说,在这个剧组里的工作,更多的是出于帮朋友的忙,而不像日后他对于电影的满腔激情。
Q:有人说你当初执导电视剧是为了挣钱,筹集资金拍电影,是这样吗?
A:不完全是这样,早期我对电影市场还真是没底,不知道当电影导演能不能养活自己,交房贷,交油钱#8943;#8943;拍MV能挣钱,拍电视剧也能挣钱,但也不是最挣钱的。
Q:你平时看电视吗?
A:虽然现在一直在拍电影,但是我不排斥电视啊。只要是朋友推荐说好的,我有空就都会找来看看。有时候为了选演员,尤其会恶补一下电视剧。前一阵看的《士兵突击》我就很喜欢。
Q:你常常强调自己的电影是在做类型片,那么电视剧呢?也有类型吗?
A:电视剧也有自己的类型。我觉得什么类型都可以拍出好电影,比如我喜欢昆丁的片子,像《杀出个黎明》(昆丁编剧)、《低俗小说》,但是岩井俊二的《情书》我也很喜欢。好的电影都能抓住人心。电视剧同样如此,现在有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其实就是在打造不同的类型。
Q:作为一个导演,你把观众放在什么位置?
A:在选择剧本和定位角色时,我会把观众放在第一位。我觉得写戏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观众的情绪。按照一定的戏剧框架和节奏来写,每一场戏,每一个冲突其实都是为了观众在影院里的情绪。跟交响乐一样,你得有个起承转合的节奏,把人的情绪抬起来,他才能跟着你到高潮。
Q:你如何得到关于自己作品的反馈?
A:我会没完没了请人来看我的片,听各种观众的意见,这是保持普通观众心态的方法之一。同一个问题,如果只有一个人说,那还不一定。但是如果一百个人里面有六十个人说,那他肯定是个不能放过的问题。
Q:你怎么看待商业价值与电视、电影作品本身价值的矛盾?
A:当下的商业元素和电影的价值不可对应而谈,我每部作品都要考虑观众,但在忠于观众的基础上我更要维护作品的质量。拍了烂片出来难道就对得起观众了?
Q:你曾经说过你的荒诞喜感源自现实中的种种混乱,作为一个导演,你的使命是记录这些混乱?
A:是的,我是一个观察者,使命是展示荒诞的社会观感、娱乐以及基本的价值观,比如善恶有报。不过我认为人也有从故事里得到教化的需要。好电影既要讲一个观众愿意听的故事,又要负担最基本的教化功能。
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宁浩一再强调自己想拍类型片,而这两部片子的确构成了一种显而易见并且受欢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