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海北部晚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厘定与构造转换.PDF

南海北部晚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厘定与构造转换.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北部晚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厘定与构造转换

ISSN 1009—2722 海洋地质前沿 第 31卷第 8期 CN37—1475/P MarineGeologyFrontiers VOl31NO8 文章编号 :1009—2722(2015)08—0016—09 南海北部晚中生代 逆冲断裂带厘定与构造转换 鞠 东 ,刘 豪 ,姚永坚 (1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075; 2中国地质大学(JL京)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古南海的构造演化对研究大陆边缘张裂和盆地形成模式有重大意义。关于南海 的构造演化过程尚存有争议 ,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及综合比对,同时结合地震剖面 分析 ,对逆断层和褶皱等挤压构造进行识别以及展布的刻画;并对南海北部古逆冲断裂带 的展布及活动进行 了深入研究。在确定晚 中生代南海北部 区域构造应力背景的基础上 , 在研究区内识别出了一条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并对其位置、展布、活动停止时间进行 了分 析 ,对南海晚中生代 以来的构造演化提 出了新的模式:晚中生代 以前 ,南海北部地 区构造 应力以挤压为主,存在着碰撞造山过程 ,形成 了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 ;晚白垩世至始新世 , 盆地应力背景由挤压向张裂过渡,并存在至西向东的转换延迟;渐新世 以后逐步转为拉张 矗力凿岽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构造演化;晚中生代 ;逆冲断裂带;构造转换 中图分类号 :P736.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028/J.1009—2722.2015.08003 南海北部是大陆边缘性质发生重大转换的经 古南海逆冲消亡直至碰撞造 山后 ,经较短时间转 典地 区,南海构造演化和构造转换的研究对大陆 而发生破裂 的。这说 明南海在一个较短 的时期 破裂这一前沿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 。南海北部与 (约 33Ma)之内,完成 了以逆冲挤压作用为主的 华南陆块属于同一构造单元_l1],是澳大利亚板 汇聚型活动陆缘 向破裂拉伸作用为主的张开被动 块、太平洋 (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三者相互作 型陆缘 的构造性质转换 ,并催生了南海海盆 。转 用的焦点,周边约束条件非常复杂。 换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至今不 明,类似的实 新生代的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与西太平洋的弧 例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见。收集并综合比对前人研 后扩张作用基本无关_2],表现 出类似于大西洋扩 究成果 ,同时结合地震剖面,通过对逆断层和褶皱 张作用的被动陆缘特征 ,同时又与通常大陆破裂 等挤压构造的识别 以及沿断层 的横 向追索 ,对南 的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破裂发生之前 ,南海并 海北部逆冲断裂带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 ,为解决大 非长期处于相对稳定 的大陆克拉通环境 ,而是在 陆裂解的科学问题提供参考。另外 ,大陆边缘的 破裂也导致沉积盆地的生成 ,对于资源开发也具 收稿 日期 :2015-06—13 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南海北部陆缘张裂 的关键时段与构造转折过程的深部约束” 作者简介 :鞠 东(1986 ),男 ,硕士 ,助理 工程师 ,主要从事 1 区域地质背景 海洋 沉积 、构造 与地 球 物理方面 的研究工作 .E—mail:clickjd@ 163.com 南海是太平洋西部 的边缘海 ,规模虽然 比大 2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