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第一军医大原中医系第七单元病之形能之素问热论20150608
热,指热病。本篇专论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故名。 内容提要 1.热病的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 掌握热病的概念及其病因病机。 [原文]701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内容分析]热病的概念及病机 1.概念: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3.病机: 巨阳(太阳): (1)诸阳之属,为三阳之藩篱——外邪首犯太阳。 (2)其脉连于风府(督脉,阳维脉)——为诸阳主气,统摄营卫。 邪正抗争于太阳,卫阳为邪气所郁,故“伤 于寒则为病热” 。 4 .热病的预后 [原文]702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一日、二日…仅言其次序,不可拘定,仅是一般规律,并非固定不变。 (3)预后: (六经传遍),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死。 不死(不两感于寒)则依下述次序逐经病解: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 的道理。 2.治疗大法 各通其脏脉:通调脏腑所属的经脉 未满三日(邪在三阳之表):可汗而已(解表) 太阳-麻黄汤、少阳-小柴胡汤、阳明-柴葛解肌汤 已满三日(邪在三阴之里):可泄而已(清里泄热)太阴热邪入里--增液承气汤 厥阴热盛—四逆散、金铃子散 案例:李某某。男,25岁。1989年3月3日初诊:伤寒一日,恶寒重,发热39.5℃,无汗,头项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口渴,水入即吐,已呕吐6次,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苔薄白润,脉浮紧。治以辛温发汗,解表散寒。投以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冲剂,每次2包,日3次。药后2.5小时见汗,3.5小时半体温降至37.8℃。 3月4日二诊:体温38.1℃,诸症减轻,守方再进。3月5日三诊:体温37℃,诸症消失。《万友生医案选》 3.遗热和食复 遗热:热病热甚而强食之(进食过多或不当)——(邪气)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遗热不清,余热羁留不去。 食复:热病少愈(热势已衰但未尽去)而食肉——肉味甘肥助热——热势复炽。 (与遗热均发于热病后期,但病情不同) 热病禁忌: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遗热、食复的治疗:视其虚实,调其逆从。 指导意义: (1)提示必须重视热病饮食护理(注意忌口); (2)提示遗热、食复的治疗大法:须通下食滞,又须清热祛邪,亦须扶正。 《宋元明清医案》--叶天士医案 炒半夏、川连、枳实、杏仁、厚朴、姜汁、草蔻—偏清热结 人参、山楂、枳实、干姜、姜汁炒半夏—偏健脾消食 [原文]703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内容分析]两感于寒 病机:表里两经同时受邪 病变规律及病候: 一日:巨阳、少阴 头痛,口干,烦满 二日:阳明、太阴 腹满,身热,不食,谵语 三日:少阳、厥阴 耳聋,囊缩,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