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堂用).ppt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堂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堂用)

1、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根本原因) 2、毛泽东对国内国际形势估计错误 3、林彪、江青等一部分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1.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 2.由于“全面夺权”,司法部门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4.中国共产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综上,“文革”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2)农村: ② 村民自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文革笑话 批斗老爸    文革时常开批斗会,一次某人老爸被抓上台批判。大会结束时有人要他高呼口号与其父决裂划清界线,只见他冲到台前振背高喊:“打倒我爹!打倒我爹!” 这时众人也跟着齐呼:“打倒我爹!打倒我爹!” 文革时候的情书 康伟业同志:您好! 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共同学习一段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暮色苍 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相信对毛主席的这段光辉诗词的重温,会使我们回想起我们这一代革命青年所共同经历的时代风雨。我 们要谈的关于我们以前的许多话题就尽在不言中了。我想可以这么说吧,我们虽然是陌生的,但我们也曾相识。 上次见面,谈话不多,这是正常的,说明你是一个不喜欢纠缠女性的正派男同志。接触时间虽短,我能够感觉到你为人的光明磊落和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一种非常可宝贵的品格。另外,从你的寥寥数语里,我发现你的情绪比较消沉,这对于我们革命青年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呢?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等待你的回信。 此致 崇高的革命敬礼! 革命战友:段莉娜 阿花同志:您好! 首先让我们人在两地,心向北京,祝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我现在在遥远的东北农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接育”的号召,正在接受劳动教育改造,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学习毛主席语录,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无产阶级觉悟,争取重新回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中来。 我们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一起上了大学,在学校里产生了崇高的革命感情,本来可以组建同一个家庭。可是,现在我的父亲成了反动右派,而你的父亲是革命造反派的英雄,我们成了两个阶级的人了。虽然父亲和我脱离了父子关系,我也和他们划清了界线。但我知道,他也是无奈之举,他不想我有一个发动派的父亲,母亲告诉我,他们现在在劳改农场,接受无产阶级的劳动改造,晚上想起我的时候就流泪。 前几天,从我们的同学张红卫(就是张思琴,为了表示对敬爱的毛主席的忠心,她改名字了,她也在这里插队入户)得到你的消息,当时你也想跟我一起下乡,可你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不想自己的女儿和一个反动派的儿子在一起,他把你锁在房间里,还把你的脚打断了,你几天都不吃饭,想以死相争,希望能来到我的身边。后来在你母亲的苦苦相劝下,你才没有去死,到你父亲为你安排的东方红机械厂去上班了。 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很难过,我们这辈子不可能在一起了,希望你收到我的信以后,永远把我忘了,重新投入到火热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去,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现在天快亮了,信就写到这里,我马上要去参加劳动了。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万万岁。 此致 革命的敬礼! -*- 邓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图说历史: 吴晗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对吴晗进行批判。毛泽东支持了这次批判。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