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卉:清华简说命上说于伐失仲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清华简《说命上》“说于伐失仲”考
(首發)
张卉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
清华简《说命上》记载了商王武丁任用傅说的经过,事分为三。(一)傅说为庸于傅岩,武丁画像求之;(二)失仲违卜,傅说征伐;(三)武丁命傅说为公。其中第一、第三项内容可与传世文献对应,唯第二项傅说伐失仲之事不见于典籍,现将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失仲是生子,生二牡豕。失仲卜曰: “我其杀之”,“我其已,勿杀”,勿杀是吉。失仲违卜,乃杀一豕。说于伐失仲,一豕乃保以逝,乃践,邑人皆从,一豕仲之自行,是为赤俘之戎。
其中“说于伐失仲”句是解读此次征伐的关键,学者们对文字释读尚有争议,文意理解仍有分歧。笔者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句中的“”和“失仲”进行考察,进而揭示其所反映的上古史事。
一
简文曰“说于伐失仲”,对“”字的释读,学者看法不同,观点有二。(一)“”释作“围”。整理者释作“于围伐”。杨蒙生同意此说,并进一步指出,对比简文的“于围伐”和鼎铭的“于征伐”,我们怀疑前者是一种与普通征伐有别的讨伐方式。王宁认为,“说于伐的句式《》君子于役、之子于征、王于出征略同,意思是前往伐廖名春、赵晶亦认为“围伐”是围攻之意。(二)“”释作“郼”,为地名。子居认为,此字当即“郼”字“说于郼伐佚仲”即傅说自郼地出发征伐佚仲。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作“围商密”;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章》“楚回雍氏”《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楚围雍氏”,《史记·楚世家》作“公子围《集解》徐广曰“《史记》多作回”可知“回”是初文,“围”是后起字,秦汉之前“围”皆写作“回”。将“”解释为地名是正确的,但把“于”训为“自”,“”同于“郼”则不确。首先,“说于伐失仲”是“说伐失仲于”的倒装,“伐某于某地”,文献习见,如《国语·晋语四》“献公使寺人勃鞮伐公于蒲城”,《史记·赵世家》“伐齐于鄄,清华简二《系年》“伐卫于楚丘”等,上述语句中“于”作介词,训为“在”。“说于伐失仲”,即傅说在地伐失仲,“”是失仲之国,故傅说伐之。其次,“郼”是商汤龙兴之地,《吕氏春秋·慎势》曰:“汤其无郼,武其无岐,不能成功。”高诱注:“郼,汤之本国。”又《吕氏春秋·慎大》曰:“汤为天子,夏民亲郼如夏。”高诱注:“郼,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可知“郼”即“殷”,后人把其作为商王朝代称。如将“”释为“郼”,“说于郼伐失仲”即傅说在“郼”讨伐失仲,失仲为何在郼地,令人费解,故此说不当。
笔者认为“”,从“宀”从“韦”,即“韦”,楚文字常常赘加“宀”作为繁饰。“韦”在简文中为地名,在文献中有迹可寻,《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郑笺曰:“韦,豕韦。”《汉书·古今人表》亦有“韦”,师古曰:“豕韦国可知“韦”即“豕韦”。商代豕韦,势力显赫,《国语·郑语》曰:“大彭、豕韦为商伯。”《汉书·韦贤传》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彼大彭,勋绩惟光。”贾逵曰祝融之后封于豕韦,殷武丁灭之此当是武丁为振兴商王朝所进行的诸多征伐之一。考之简文,“说于韦伐失仲”也在武丁时,具体来讲是在“得说于傅岩”之后,“天乃命说伐失仲”, “天乃命”自然武丁之命,人君假天命之事,古代习见。即失仲被伐灭,国人皆降服。因此,简文“说于韦伐失仲”和文献“祝融之后封于豕韦,殷武丁灭之故“失仲”之“失”为国名,并以国为氏。但将“失”等同于“佚侯”之“佚”则有可商之处。首先,《逸周书·世俘》之“佚”是否为国名,学者有不同意见,朱右曾曰“佚侯盖附近小国来助霍艾者”,把“佚”作为国名,但李学勤却认为“佚”通“逸”,训为“逃亡”。其次,如果“佚”为国名,其为商末纣时之国,而简文“失仲”之“失”,则是武丁时国,二者能否等同,也还有待证明。
笔者认为,失仲之“失”国,即“豕韦”之“豕”。据简文记载,傅说伐失仲之战和“豕”紧密相关。此次征伐原因是,“失仲是生子,生二牡豕。失仲卜曰:‘我其杀之’,‘我其已,勿杀’。勿杀是吉。失仲违卜,乃杀一豕。说于韦伐失仲。”即失仲生二“牡豕”,以为不祥,故占卜询问是否要杀掉二豕子,结果为“勿杀是吉”;当失仲违卜杀掉一豕后,“说于韦伐失仲”,遂招致讨伐之祸。此次征伐结果是,“一豕乃保以逝,乃践,邑人皆从。一豕仲之自行,是为赤俘之戎。”即失仲战败,但是没有被杀掉的那一豕预见到了傅说来伐,因此保着佚仲逃走了,失仲的一支得以延续。因此,“豕”对于失仲之国有着重大意义,关乎“失”国兴衰,很可能是此国的图腾。我国古代部族常以动物为图腾,进而名国,如《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时“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熊罴貔貅貙虎”就是以这几种动物为图腾的国族。又《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少昊时“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少昊部落以鸟为图腾,其中又包括诸多以鸟为名的小国族,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doc VIP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chneider Electric Modicon M580_(16).ModiconM580的冗余系统设计.docx VIP
- 48个国际音标发音字母及字母组合.docx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