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1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与bode图)
请看下页 一阶微分环节 1)传递函数:G(s)=Ts+1 2) 频率特性: 一阶微分环节Ts+1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振荡环节的幅相特性 5.2.4 二阶因子 振荡环节: 5.2.4 二阶因子 在低频时,即当 低频渐近线为一条0分贝的水平线 -20lg1=0dB 在高频时,即当 高频时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40分贝/十倍频程的直线 振荡环节: 时 所以高频渐近线与低频渐近线在 处相交。这个频率就是上述二阶因子的转角频率。 高频时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40分贝/十倍频程的直线 低频渐近线为一条0分贝的水平线 -20lg1=0dB 图5-13 二阶因子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幅频特性与 关系 二阶因子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与 关系 二阶因子的频率响应曲线以渐近线表示时引起的对数幅值误差 幅值误差与 关系 谐振频率 谐振峰值 时,幅值曲线不可能有峰值出现,即不会有谐振 与 关系曲线 请看 当ξ较小时,在ω = ωn附近,A(ω)出现峰值,即发生谐振。谐振峰值 Mr对应的频率为谐振频率ωr。 与 关系曲线 /dB 二阶微分环节 极坐标图的低频部分为: 极坐标图的高频部分为: 二阶微分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 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稳定裕度和判据 频率特性指标 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的缺点: (1)高阶系统的分析难以进行; (2)当系统某些元件的传递函数难以列写时, 整个系统的分析工作将无法进行。 频率响应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经典工程实用方法,是一种利用频率特性进行控制系统分析的图解方法,可方便地用于控制工程中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频率法用于分析和设计系统有如下优点: (1)不必求解系统的特征根,采用较为简单的图解方法就可研究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频率响应法主要通过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点。 (2)系统的频率特性可用实验方法测出。频率特性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这对于难以列写微分方程式的元部件或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可推广应用于某些非线性系统。频率响应法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且还适用于传递函数中含有延迟环节的系统和部分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4)用频率法设计系统,可方便设计出能有效抑制噪声的系统。 5.1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输出的振幅和相位一般均不同于输入量,且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已知输入 A为常量,则系统输出为 G(s) 的极点 对稳定系统 趋向于零) 稳态响应Css(t) 瞬态响应( 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 令 稳态分量 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是和输入具有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其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为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 说明 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 下面以R-C电路为例,说明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设输入电压 图5-3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一、基本概念 幅相频率特性G(j?) : G(j?) 的幅值和相位均随输入正弦信 号角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系统闭环传递函数G(s)中,令s= j?,即可得到系统的 频率特性。 1、频率响应 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值称为系统的频率响应, 记为css(t) 2、频率特性 幅频特性A(?): 稳态输出信号的幅值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之比: 相频特性?(?): 稳态输出信号的相角与输入信号相角之差: 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幅值之比 (a) 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之差 5.1.2 频率特性的表示法 (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极坐标图(Polar plot),幅相曲线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伯德图或伯德曲线(Bode diagram or lgarithmic plot) (3)对数幅相曲线 尼科尔斯曲线或尼科尔斯图(lg-magnitude versus phase plot) 极坐标图(Polar plot),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幅相曲线 奈奎斯特(N.Nyquist)在1932年基于极坐标图阐述了反馈系统稳定性 当?在0~?变化时,相量G(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3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ppt
- 第3章oy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ppt
-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0.ppt
- 第3章热力学第二、三定律第5节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ppt
- 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3.ppt
- 第3节起动系统的故障及诊断.ppt
- 第3讲fft法分析静态干涉图.ppt
- 第4章在flash课件中插入多媒体.ppt
- 第3课水和废水监测34采样保存.ppt
- 第4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熵概念推广耗散结构)).ppt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