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隐公元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隐公元年

导 论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方式 导 论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方式 1. 强烈的历史意识 觉得过去重要,有必要在一个时间序列中保存下来的观念 这是否足以形成历史学呢? 历史意识+历法+文字→史学产生 中根千枝《生活在悠久中的印度人》 萨林斯《历史之岛》PP77-79 孔子 (前551—前479) 《春秋左氏传》书影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中国史学的编撰有着深远影响。他编订《春秋》,其“书法无隐”的思想为后世史家所称道。《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孔 子《论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司马迁《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时间是什么? 2、帝王的时间 《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黄历 皇历 《明史》目录 《明史· 英宗本纪》 3.历史主体的建構 历史主体:历史的代言人与承担者 谁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主体? 帝王将相 秦始皇与唐太宗有没有关系? 这些主体是星散而不连续的,缺乏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有机体的观念。 4、权力与支配 历史主体确定之后,我们需要说明,为何这样安排是天经地义的?我们还要那些“没有历史”的人们认为这种安排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历史特别是官方历史中内在地包含了支配的意图,这就是历史书写中明显的或暗藏着的权力。 中国古代历史的书写中体现着哪些支配与权力呢? ※.正统 欧阳修《正统论》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忠奸 ※.华夷 ※.贞洁 5、历史运动的方向 ○退化 《礼记·礼运》 孔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循环 《孟子》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进化:一個誤解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麤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 6.史学的功能 历史有什么功能? 资鉴 《诗经》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惩戒 《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国语·楚语》庄王使士亹傅太子葴,……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知知族类行此义焉。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