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沉积岩复习纲要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积岩复习纲要参考

沉积岩复习纲要 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的概念P1 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来源P6(母岩、残骸和有机质、火山物深卤水、陨石) 风化作用的概念与类型P6(物理、化学、生物) 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P7(反鲍文系列) 常见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P8(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风化取决于其组成矿物的风化) 风化过程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顺序P9(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性) 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P11(破碎、饱和铝硅、酸性铝硅、铁铝土) 母岩风化产物的主要类型P11(碎屑残留物质、新生矿物、溶解物质) 风化壳的概念P12(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雷诺数与弗洛德数的含义P13(Re〈1,层流;Re〉40,紊流::Fr=1,临界流) 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方式P16(机械搬运和沉积,不同粒级运动方式不同) 尤尔斯特龙图解与Walker(1975)图解的含义P17(0.05~2,v最小) 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中的变化P18(成分变稳定,粒度和球度变好) 浪基面(浪底)的概念P19(波浪所能影响的最大深度) 碎屑物质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变化P19(3区,远岸深水区,往返向海;近岸浅水区,往返向岸;中立带) 湖泊中主要水动力与海洋主要水动力的差别P19(湖浪和湖流;波浪、潮汐和海流) 与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相比,风(湖、海)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特点P21(干旱区,搬运颗粒小,分选性好,磨圆好) 冰碛物的特征P21(结构疏松,分选磨圆差,磨光面,钉头擦痕) 胶体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机理P22(正负聚沉) 真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P23(物质溶解度及粒子化学性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P25(受物理支配和受化学原理支配)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地质意义P26(机械分异早化学沉积分异晚) 事件沉积作用与正常沉积作用的概念P26(阵发性或灾变性的沉积作用,沉积颗粒大快速;正常条件下发生的沉积作用,沉积缓慢) 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与后生作用的概念P28 沉积岩的分类P28 各种波痕(流水波痕、浪成波痕与风成波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P31ABC 槽痕与槽模的关系、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P33(下层顶与上层底) 各种层理(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与脉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与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风成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洼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P35DAOP41 各种准同生变形构造(重荷模、包卷层理、滑塌变形构造、碟状构造、柱状构造、砂球砂枕构造)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P41(不规则突起,泥被压得;连续扭曲,液化层内横向流动或孔隙水溢出;沉积物沿斜坡缓慢移动出现变形褶皱断裂角砾岩化,三角洲大陆前缘;迅速堆积的沉积物由孔隙水渗出使砂岩纹层弯曲如碟状;砂泥互层被泥包的砂体) 各种暴露成因构造(晶体印痕与假晶、鸟眼构造、泥裂、示顶底构造、雨痕、冰雹痕、泡沫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P43 缝合线构造的地质意义P46(被切断的方解石脉表明其生成时有压力作用,在缝合面上有一层泥质薄膜的不溶残余物表明生成时伴有溶解作用) 结核的主要类型P47(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及后生结核) 塞拉克(Seilacher,1964)所划分的遗迹化石的主要组合P48(停息痕迹、爬行痕迹、觅食痕迹、摄氏构造、穴居构造) 叠层石构造的形成原理、主要类型与形成环境P49(下面两段,蓝绿藻有黏性,黏附灰泥,载浅水区层层生长) 沉积岩颜色的分类P51(继承、自生、次生) 三大类自生色所反映的沉积环境P52(1白色:碳酸盐;2灰色灰黑色:还原;3红棕黄:氧化;4绿色:弱氧化或弱还原) 碎屑岩的成分组成P54(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成分成熟度的概念及其指标P58(稳定组分被富集的程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粒度(中石油粒度分级标准、ф值、粒度命名原则)、球度(形状)、圆度(分级)等P61 原杂基与正杂基的区别P67(有未重结晶) 杂基与胶结物的区别P66(化学成因物质;细粒组份) 杂基支撑与颗粒支撑的区别(P67颗粒与填隙物的含量) 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和镶嵌式的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P68(快速堆积、稳定强水流、潮间蒸发带、强烈压实压溶) 结构成熟度的概念P69(各种作用下被改造后接近最好结构的程度) 砾岩的概念P70(含有大量砾石级颗粒(2mm)的碎屑岩) 根据杂基的含量、砾石的大小、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进行砾岩分类P71(砥砺岩、层间砾岩、层内砾岩) 砂岩的定义P74(砂级碎屑(2~0.1mm)含量大于50%) 砂岩的四组分分类方案P77(表4-11)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