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 己 复 礼之二
礼与仁的关系 孝悌之情 内容梳理 12.1章的“克己”, 3.14章和7.5章的“崇古”, 3.1章和6.25章的“秩序”, 16.2章的“道”, l3.3章的“正名”, 12.11章的“为政” 1.2章和2.8章的“孝悌”, 17.21章的“报恩”, 17.11章的“礼乐”, 3.3章的“仁” 孔子说的“觚不觚,觚哉!觚哉!”字面意思是什么?其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 觚是一种饮酒器,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其背后的含义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慨叹当今事物名不副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当时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子夏问孝”一段文字,孔子认为,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不能说是孝。要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明确: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要求,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因此,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与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2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2009金华十校)(三)阅读《论语》选段,回答文后试题。(4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克己复礼”阐述为“明天理,灭人欲”。你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思想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点出观点]不相同。 [解释含义]“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1分) [辨析差异]定代理学家将“克己一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从“非礼勿视”等语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连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另外,“克已”“复礼”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明天理”灭人欲”之间存在的完全对立的关系。(2分) [总结]因此,我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1分,亮出观点和总结只要出现其一,即给1分) * * * * 克己复礼 问题探究 【原文】?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商孵化园运营方案.pdf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7讲物态变化(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ISO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可编辑可复制).docx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10讲质量与密度(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沂蒙革命老区为例.pdf VIP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一)复习答案学生版.doc VIP
- 《陈士铎医学全书》.doc VIP
- led灯具的结构基础知识.pdf VIP
- Yamaha雅马哈 CS-R5 英文说明书.pdf VIP
- 中信建投-金融-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券商-金融科技标的的弹性测算及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