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北派笛子曲《喜相逢》的演奏风格
浅析北派笛子曲《喜相逢》的演奏风格
摘要:本文从北派笛曲《喜相逢》入手,阐述了北派笛子的风格特点、笛子曲《喜相逢》的创作背景及其演奏风格。其内容主要以《喜相逢》的演奏风格为主题,从《喜相逢》的演奏技法、情感表达、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多角度阐述了有关笛子曲《喜相逢》的相关知识,使演奏者进一步了解北派笛子,并熟悉北派笛子曲《喜相逢》的演奏风格。对提高人们对北派竹笛的了解,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认识和热爱,以及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北派笛子;喜相逢;演奏风格4815
The playing style of the northern flute song Happy encounter
Abstract: This articleelaborates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rn School flute,and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playing style of the flute song quot;Happy encounterquot; . We analyze the playing skills, emotion expression and creative styles and introduces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e song to let performers learn more about northern school flute and be familiar with its performance style.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e peoplersquo;s understanding of northern flute and knowledge and passion for national music.
Keywords: North school flute; Happy encounter; playing style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一、北派笛子介绍2
二、北派笛子曲《喜相逢》的创作背景3
(一)《喜相逢》的作者介绍3
(二)《喜相逢》的创作背景3
三、《喜相逢》的演奏风格4
(一)粗犷豪放独树一帜5
(二)大起大落畅诉衷情6
北派笛子要求有相当浑厚的气息功底和嘴唇肌肉的控制能力,演奏风格刚劲豪放而又渗透着诙谐幽默。音乐的旋律起伏一般都比较大,旋律也很奔放,节奏灵活多变,音程跨度大,速度和力度的变化都很大,并且经常使用加花变奏来推进旋律的发展。在技巧上面短促结实的吐音,诙谐幽默的滑音、强有力的垛音、丰富多彩的花舌音、华丽奔放的飞指等,这些技巧的使用能把音乐不同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笛子独奏曲《喜相逢》的创作背景
(一)《喜相逢》作者介绍
冯子存,著名北派笛子演奏家,北派笛子艺术的开山立派之人,被人们誉为ldquo;吹破天rdquo;。1904年出生在河北省阳原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然而他的家庭是充满艺术氛围的,他的哥哥和父亲都是当地农村的音乐工作者。冯子存从十一岁就开始学习吹笛子,到十七岁的时候开始给戏曲ldquo;二人台rdquo;伴奏,在此期间十分勤奋好学,学习了很多传统笛曲、二人台、哈哈腔等音乐。经常和民间艺人一起演出,受民间艺术的长期熏陶,使他对山西地方音乐和二人台音乐有独到的理解和认识,随之他的笛艺也有了很高的造诣。后来他整理改编并且创作了一大批笛子名曲,他的曲子富有强烈的泥土气息充分运用了民间器乐的特点,于1984年出版了《冯子存笛子曲选》。解放以后他参加了察北宣传队,1953年被选为代表,参加了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汇演,以一曲《喜相逢》一举成名,引起了音乐界很大的轰动,后来调入中央歌舞团担任独奏演员,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二)《喜相逢》创作背景
《喜相逢》原本是内蒙古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后来这首乐曲流传到了河北省张家口一带,它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许多地方音乐引用。由于二人台牌子曲《喜相逢》的演奏风格诙谐幽默,音乐情趣欢快活泼,后来被河北内蒙一代的二人台和山西梆子等一些地方戏曲吸收,作为戏曲的过场曲牌或者伴奏。原来的二人台牌子曲《喜相逢》是由六个乐句和两个略有对比音乐材料组成,采用的是民间乐曲最常用的句句双的结构形式,旋律也比较简单。后来经过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和音乐工作者方堃改编成一首具有北方ldquo;二人台rdquo;戏曲音乐风格的笛子独奏曲。这首曲子自从被创作出来之后冯子存就吹给当地的相亲们听,一直被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所喜爱,后来在舞台上以独奏的形式演出后在全国音乐界引起了轰动。
文档评论(0)